-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袒裎相见 [2014/12]
- 睡不着觉 [2011/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自从家里有了新电视,那种“4K超清”的,本人粘在电视前的时间比以前多了,出没于屏幕间的烂片也更多了,其中有些是纯为饱眼福,体验新电视的图像高清,特地找来的动作类或科幻类甚至是恐怖类“大片”:无非是惊天动地、上天入地、翻天覆地......除了尺度大,动静大,场面大,还测量自己的胆子大不大。新年在家无事,夜以继日,几部电影连看,昏天黑地,老夫聊发少年狂,一瞬间有回到当年在小放映厅看样片的感觉。
然而,“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却无两三枝。”片子虽多,眼到为止,入心者稀,更有五色令人目盲的审美疲劳。于沙发上摆个“葛优瘫”姿式大电视前看大片,于伏在电脑屏幕前看电影异趣。电脑上看电影多选合自己口味的,有了感触随手打开电脑写字板记录下来,有喜欢的画面当即截屏,或想了解更多,立刻可以打开浏览器搜巡。
昨天,正正常常地看了一部正常的电影《45周年》。那部片子也就那么回事,在我看来,故事内容就是对片中的一首经典歌曲的演义,这首歌就是Platters的《Smoke Gets In Your Eyes》,歌词如下: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They asked me how I knew my true love was true.
I of course, replied,
Something here inside cannot be denied.
Oh, they said someday you'll find, all who love are blind.
oh...when your heart's on fire,
You must realize,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So I chaffed them and I gaily laughed to think
They could doubt my love.
Yet today my love has flown away.
I am without my love.
And now laughing friends deride tears I cannot hide.
Oh, So I smile and say “When a lovely flame dies,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Smoke Gets In Your Eyes》原是音乐剧作品,本来就有故事,天生有戏剧基因,故往往乐为影视剧借用。效果大抵不错,不是锦上添花,就是画龙点睛。当年看奇情佳片《大话西游》,那罗家英饰演唐僧,大唱Platters的《Only You》走红,我就想那《Smoke Gets In Your Eyes》,同样是Platters的名曲,而且,无论是字面描述的状态,还是内容包含的意蕴,都是为剧中(不是古典名著《西游记》)那只火眼金睛的猴子量身定做的。谁想各位主创人员:导演、编剧,包括那大名鼎鼎的巨星周星驰。统统不走脑子。从头至尾,首集、续集居然都不用此神曲。本人虽非作家,也为此感到遗憾。情不自禁摆出宋三郎“敢笑黄巢不丈夫”的狂浪劲头,在此口诛笔伐道:什么“周星驰”,呆钝如此,明明就是一“周心迟”。
这首歌多年来在我耳朵里刮进刮出,只是喜欢其调调,于其歌词大义,因缺乏切身的体会,自然没有深切的领会。如今观看电影,借助剧中人物的遭遇,似乎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有此歌曲评论说:“整首歌的旋律平静舒缓,深情伤感,充满了怀旧的情绪,像是一个成熟优雅的男人,伤感而略带颓废的,在向心爱的女人倾吐自己坚强背后的软弱.......”这议论自然是冲Platters的演唱而发,我更喜欢Dinah Washington的演唱。这是位女歌手,显然不是一成熟优雅的“男人”。正如歌中所唱“爱情是盲目的”,同样的境遇,同样的情绪,这于男女而言没有区别。“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为烟夕夕多”,雾霾天气,男人雾里看花;风起烟尘,女子眼里也进灰砂。 《45周年》中的那位老妻,天天为自己男人暖被窝,捂手捂脚45年,居然未能捂暖男人的心。一日问老公:如果那老情人还活着,两者娶谁?平常说话磕磕绊绊的老公,居然利索地回答,还是要娶原先的那位。难怪人说“‘老实’就是‘愚蠢’的同义词”。也怪那男人生错地方了,若是中国人,就不会犯此低级错误了。依他同样的身份修养,须记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的古训,或当念过晏殊的词《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丈夫这般颟顸欺心,那当妻子的阿要伤心煞哉。到了最后,45周年婚庆会上一听此歌,更触及痛处,女人愤然甩开原本被男人牵着的手。由此可见,此曲的演唱,无论男女俱能有感而发。
我之所以更偏好于Dinah Washington,除了音域更宽广,棱角更分明,情绪更起伏激昂,最主要的是她的音色带有烟熏味,滚滚红尘,仆仆风霜,更契合这首歌的曲情词义(据说邓丽君也翻唱过这首歌,“甜歌之后”唱此风尘之曲,不知是什么味道:绿茶冲咖啡?没有流行,估计不算成功吧)。我这么说,并不是强分轩轾,只是各花入各眼,个人喜好的不同罢了。以咱家那位伶俐人为例,她更喜欢Platters演唱的舒缓,而不喜欢Dinah Washington的跌宕。一千年前的诗人苏东坡喜欢吃炖肉,并作诗以志之:“慢着火、少着水,柴火罨焰烟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炖肉歌》)年代稍晚的诗人陆游则喜欢吃烤肉,专门作诗道那火烤烟燎彘肩的好处:“今朝卖谷得青钱,自出街头买彘肩。草火燎来香满屋,未容下箸已流涎。”(《醉中信笔作四绝句既成惧观者不知野人本心也》)今天谁能说东坡肉不及烤乳猪,或烤乳猪不及东坡肉呢?
是介白虀白嚼说仔半日,觉道有点筋肉㾦子皱皱能。春节快(到)了,春节快乐!既然谈到吃食,莫要口惠而实不至,且休咀嚼他人的悲欢,还是切介几片烟熏圆火腿,弄一碟烟熏三文鱼,再来半只烤鸡,开瓶透着烟熏味道的红葡萄酒,于滚滚红尘中,红红火火过过自家的小日脚,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