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高平陵之变以后,司马懿终于被黑化了。
柏夫人分析司马懿大开杀戒的原因是“恐惧”,恐惧自己和自己的儿孙会成为别人砧板上的肉,为了自家不成为别人砧上之肉,就把别人当作砧上之肉乱剁一通。外剁不避仇,内剁不避亲:凡有异见,凡有异心,或有成为异端的可能,无论亲仇,皆必欲除之而罢休。剧末大结局,家仆侯吉谎称烹了司马懿的宠物乌龟,司马懿怒不可遏,立刻提刀追杀,果然是只认老王八,翻脸不认人。
砍头是消灭敌人所采取的极端而常用的手法。作用不能说一点没有,胆小的人,自然会将锋芒收敛起来,如司马氏的同代人阮籍,据鲁迅的说:(阮籍)“年青时,对于访他的人有加以青眼和白眼的分别。后来竟做到‘口不臧否人物’的地步。”。(《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胆小的人固然永远会有;然而,假装胆小的司马懿、胆大包天的司马昭更多。早司马氏几百年,《老子道德经》便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东汉末年更有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而提刀砍人者,总难逃众叛亲离的最终命运。一部历史就是造反者的断头史,也是前仆后继造反者的成功史。
砍头决无可能终结异端的异动,其根源是刀的存在。即如今天电视新闻热门花絮:红衣人拿到了话筒,有了话语权。便有旁边的蓝衣人冲她翻白眼,这也是难怪难免。有了刀就能砍人,那谁又不想当执刀人呢?而那潜在被砍者就成为执刀者天然的敌人。砍头愈多,“反贼”愈多。权高位重者皆明此理。只是看得破,忍不过。胆怯之下,嗜血壮胆;绝望之极,难免疯狂。末日将临的司马懿,逃离大陆前的姜凯申,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