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有一阵养蚕是一种风气,小朋友几乎个个养蚕,不养蚕和小伙伴凑在一起就没有共同语言。
养蚕要有桑叶,养的人太多了,矮些的桑树、桑枝叶子都采光了,只得爬树、攀高枝,采桑叶的顺带收获是吃桑叶果,吃得手是紫的,嘴巴也是紫的,做成了不是养蚕而是嘴馋的标记。有时实在没有桑叶,就用一种柞树叶替代,不过马上有人警告:柞蚕丝质量差。只得放弃,想办法去更远的地方采,或是用零钱或小玩意(如烟纸、弹球等)向同学买或换桑叶。白白胖胖的蚕尽情地蚕食着桑叶,静心去听,能清楚地听到蚕嚼食桑叶漆漆嚓嚓的细声。终于蚕要“上山”了,用稻桔麦杆松松地做成把子,蚕爬上不久就开始吐丝,由疏而密,最后做成茧把自己包围在里面。茧子多数是白的,若有一、两个黄色,那是可以向伙伴们炫耀的。茧子破了,蚕蛹变化成蛾子飞了出来,赶紧找白纸铺在匾子里等着,蛾子就像农用飞机一样,乍着翅膀在纸上洒蚕籽,刚洒出的蚕籽有芝麻大小,像一个个黄黄的小水泡,渐渐地有了黑点了,再后来破出,就成了小蚕。我们就又得出去采桑叶了。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的小师妹小金瓜告诉我,她养蚕了,这是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们的语文老师要求她们写养蚕日记,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和叙述能力。当年我的老师若能如此因势利导、就汤下面,说不定我也能写出《陌上桑》那样的名诗,或是“春蚕到死丝方尽”那样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