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念白字和写倒笔字一样,都是小学生常犯的错误。这念白字的故事更多。过去有一学生甲念"太行山"作"大形山"。学生乙纠正说“'行'应念作'杭'”。学生甲说:“明明是个'人行道'的'行'字”。两人相争不决,最后说:咱俩打赌,去问老师。谁输谁请客。等见到老师,老师说:“是'太形'”。事后,请客的学生乙埋怨老师,老师劝解道:“你输一次东道不要紧,让那蠢货一辈子认不得太行山。”成绩差的学生常常令老师动火,不过这老师也忒狠忒狭隘了,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加拿大的白求恩)估计没几个认得太行山的,依旧是马照跑、舞照跳,没什么大不了的。
字词的读音是在不断变化的,过去就有“秀才不识字,见字认半边”的读白字传统。现在有的白字,其意思已经不再被人误解,甚至已经为大多数人接受了。例如将“酗(XU)酒”念成“凶酒”,“棘(JI)手”念成:“辣手”,“说(SHUI)服”念成“说(音同朔)服”。就我的理解,这白字存在有其合理性:一是好认(认半边),二是听起来顺耳,三是歪打正着好理解。仍以上文提到的三词为例:酗酒念成“凶酒”,一边是酉,另一边是凶,好认好理解——酒喝得很凶;念成“蓄酒”——酒都藏起来了,还让不让人喝?“棘手”,音同“稽首”,听起来像是道长向师太打招呼,“辣手”则形像地说明了麻烦大了。“说服”念成“睡服”,麻烦更大。当年本人混迹于文化圈时,正是戏剧演出的黄金期,只见各院团不断排新戏,不断换领导。俺刚出道,不明究竟,遂向一前辈打听,前辈语重心长地说:“你没当过领导,不知领导的难处。出戏出人,这谁要当了主角,将来长工资、评职称都有份,名利双收,谁不上心?你说人家半夜穿了睡衣来找领导谈心,领导能拒绝吗?”现如今需要说服的除了领导,又多了导演。演员争演主角,想让导演安排自己上镜,如果说是“睡服”导演,这不是逼着人家承认“潜规则”吗?当然不如用“说(音朔)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