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河豚、刀鱼和鲥鱼是有名的长江三鲜。长江三鲜既是地方特产又是捕食时间极有讲究的水产,所以这“鲜”除了指其味美之外,更有强调时鲜性的意义在内。虽然九省共饮一江水,但是鲥鱼、刀鱼等美味鱼种只在长江入海口一带活动,且必须是曾经沧海洄游至此的方好。所以如今再怎么人工饲养,其味道都没办法地道。
长江三鲜中,目前市面上仍得见的以河豚居多,但细细看去,显然更多的是以人工养殖的类似鲃鱼之类的替代,吃这种河豚是不需要拿生命冒险的,至于商家或酒楼以“人工饲养毒性较小”,或“此为幼鱼,毒性较弱”作解释,一律应视作忽悠,只要问问价钱,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了。当然除了价钱,还得看地点。一次到华北公干,当地的朋友请客,到一家大酒店品尝由江南名厨料理的河豚,据说一条要1500元,那天一桌上了四条,端上来一看就觉做法有异,吃到嘴里根本不对。真正“拼死吃河豚”中的河豚,应该是春天从海洋进入长江下游进行生殖洄游的河豚(据说学名是暗纹东方鲀)。要吃只有清明前长江下游的扬中、江阴和靖江三地为正宗,没有当年乾隆爷的谱,能在其他地方吃到河豚,百分百是西贝的——你有胆量吃,也别有胆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