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生活用品不断更新,作为旧时代生活的符号有些东西,现在已经绝迹或很难看到了,难得龙哥一一整理,班荆道故,温故知旧,令人顿生沧桑之感。
我很喜欢尖新有趣的歇后语,与成语不同的是,它的生命力不是来自意味深长的典故,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过去的许多歇后语提到很多生活用品和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只是随着时代改变,有些物件已经不再流行,人们若不明所言为何物,则歇后语的魅力大打折扣。于是这些歇后语可能会变成语言的沉渣,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
钻进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风箱)
十八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吊桶)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鸡毛掸)
再奉送两个俗不可耐却又能救急的东东。
坐着马桶放屁——想不开。(马桶)
茅司坑发大水——奋勇向前。(茅坑)
如今说与孩子们听,都成了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