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卖豆腐”的玩法是:两个同伴手牵手,眼睛被蒙住,看不见。一排同伴一个一个从他们两个中间的双手搭成的“架子”里过去(就像切豆腐一样)。大家一起唱儿歌,儿歌结束时,停,两个同伴的手向下罩住一个同伴,就轮到他卖豆腐了。
这种玩法让我想起了童年游戏“过城门”。具体玩法与龙哥所介绍的“切豆腐”相似,只是“搭架子”的人不蒙眼,且分别代表“桔子”和“香蕉”。我们把那“架子”叫做“城门”。玩时大家边做边念歌谣:
城门城门几丈高?
三十六丈高。
骑大马、挎马刀,
走进城门瞧一瞧,
问你吃桔子吃香蕉?
被罩住着,按回答的不同,分别立于代表“桔子”或“香蕉”一边。本游戏的作用是让小伙伴们“挑扒”(南京话,“选边站”的意思),尽管是事关友谊、事关立场的严肃问题,但却不是一个独立的游戏,在我们那会儿,这实际上是正式开始游戏的前戏。
周作人曾写过一些儿童杂事诗,记录了上个世纪初的一些儿童游戏。画家丰子恺为其作了漫画。上世纪末,岳麓出版社将周作人的诗、丰子恺的漫画以及钟叔河为诗所作笺注集结一书出版,顿成文化精品,也是我最喜爱的藏书之一。不知将来我们这代人的“儿童杂事”能否有这样的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