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袒裎相见 [2014/12]
- 睡不着觉 [2011/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花本来就是植物的性器官,天生是情爱的寄托物。“花花草草随人愿,便生生死死无人怨”——一旦沾花惹草,便以生死相许,以花为代表的一切植物是寄托情爱的最常见意象。之所以如此,则是基于一个简单的、基本的事实:花草是天然、美丽的,这与情爱美好的本质相契合。不难理解为什么“一生爱好是天然”的人最容易坠入爱河。哥认为理想的恋人应该是哥的邻居——每天进村拾粪的田园诗人。
花的美丽是短暂的,这又与易逝的激情、短暂的高潮高度一致,都具有“美的暂促性”,无论是恋人还是诗人,都无可奈何的伤感了。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筝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再过吴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白头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葬花吟》)
现代诗人闻一多说:“他(诗人)已从美的暂促性中认识了那玄学家所谓的‘永恒’——一个最缥缈,又最实在;令人惊喜,又令人震怖的存在。在它面前一切都变渺小了,一切都没有了。自然认识了那无上的智慧,就在那彻悟的一刹那间,恋人也就变成哲人了。”(《宫体诗的自赎》)
闻一多是有大爱的人,是诗人,也是哲人。哥对其无比敬仰。好的作品可以再读,可以有新解。 只是哥不愿意林妹妹像宝姐姐那样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