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如果说以花代表的植物可以成为情爱的符号,动物当然也有可能成为类似符号。哥首先想到的表情动物应该是个鸟(抱歉,哥说这话让人听着有点别扭)。
当哥的总是要有点呆气的,正因为有呆气,所以才能当哥。梁山伯不明此理,正是呆气十足,正是当哥哥的资格。顺便说一下:哥原来、现实和将来也是一傻鸟,哥也是看了此戏之后才觉悟的。
情爱意象最单纯的鸟应该是鸳鸯,只是过于单纯、过于世俗,少些蕴藉。
鹤很漂亮,只是寒傲孤冷,更像是诗人而不像恋人。
竟宁元年春正月,汉元帝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昭君出塞,迎头碰上南归的大雁,人往北走,雁往南飞,于是有了平沙落雁的故事。
大雁是候鸟,它们一直在找寻落脚点。这过程很充满危机和艰辛,更不乏苦难,很像打黑工的北美移民:
大雁又非常合群,对同伴或集体有归属感,显然比“大难来时各处飞”的“同林鸟”情操高尚。然而有归属感,却终年疲于寻找归属,这很撕裂很痛苦。宋末,山河破碎,诗人找不到归属,家愁国恨凝聚心头,孤雁便成了情感的寄托: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怳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张炎《解连环 孤雁》上阙)
因词中“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成为经典名句,词人张炎多了个马甲——“张孤雁”。
再后来又有元好问《雁丘词》鼓吹,大雁又成了殉情者的符号,这情感撕裂的痛苦成就了悲剧的高度。
就此打住,哥不喜欢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