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过节 过节
进入四月,似乎日子变长了,似乎所有的节日都来了:
1号是愚人节,2号是“好的星期五”,3号是周末,4号是复活节,5号是清明节。
愚人、耶稣、兔子和彩蛋、神灵和鬼,所有的“生”和所有的“灵”该来的都来了。
这种感觉好特别,应该像青春时代的歌: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很HIGH啊!
然而对我而言,青春的日子已经不再,有另一种感觉并不奇怪: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辛劳的金线,和辛苦的璎珞,“编织你们”。
事真多,人好累啊!
不是和过节有什么过节,只是这里树没绿,草青黄,眼前更是满天乌云,风雨既来。在这“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好地方,春天和我一样的迟暮。
接踵而来的节日,兴奋的人们,不断地提醒着“春天来了”。只是这种“被春天”的感觉,像满天乌云一样压在心头,让不再年轻的我有点累。
节日是属于童年和青春的人们,因为他们是主动的,不用上学,会得到礼物,总能在草地上找到彩蛋。想玩便有得玩,可以踏青挑菜,好耶!痛快!
节日不属于成年和有家的人们,因为我们是被动的,要看小孩,要准备礼物,总要在草地上藏好彩蛋。想歇却歇不得,还要煮饭烧菜,休假?歇菜!
一天一天数着过,该来的该过的该走的都停当了。
今天终于是6号了,生活节奏终于恢复正常,我的节后余生重新开始了。
估计再有一月或半月,故园想必是“开到荼蘼花事了”,这里却是“百紫千红花正乱”,当会有另一种愉悦的心境。
若也有所思所记,就来和此时的牢骚做个对照,再次确认自己是个情绪反复、既会推磨也会叫、没定性的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