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端午从道理上来说应该是中午过的节日。由春入夏,花落百魅生,驱虫避邪是要有一番折腾。而仲夏正午正宫端正,阳气最盛,正是百毒不侵、鬼不上门的好时辰。自然也是要吃中饭的时间,中国人的节日原本都是有故事、有意义的,但人们普遍记挂的还是吃。
既是重阳不重阴,月白风清就不是正色了,正色是日色,也就是黄色,因此,食物也要带黄。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黄瓜名黄实绿,真有那老黄瓜,底色还是绿的,也不至于要刷了绿漆才能上桌。黄鳝:善便是好,黄鱼是金条,既中吃,口采也好。最神奇的还是雄黄酒。不管娘子是水桶腰,还是水蛇腰。做官人的敬上一杯雄黄酒,当娘子的呡着嘴喝了。实验结果便出来了:男的不是许仙、女的不是蛇妖,两人心头一阵失望,但对彼此也都放心了。
奇怪的是端午最重要的食物——粽子却不在“五黄”之列,其实粽子表面看不黄,骨子里却泛黄。粽子裹以青叶,白线束腹,莲钩翘翘,内实以糯米,杂以火腿或豆枣之属,秀外烩中,正是许大官人这样吃软饭的人最爱。中馈得人,方能家兴。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名叫“家兴”的地方所产粽子最有名。只是吃软饭的事,人前是说不响的,所以粽子不列“五黄”,“家兴”也改称“嘉兴”,给哥们存些体面还是顶顶要紧。只是这粽子一旦为爷们色眼盱着,“食色性也”,想不染黄也不可能了。有民歌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