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祖国”是个滚瓜滥熟的词。中文里的“祖国”包含了“自己的国家”和“故国”的两重含义。故可以和英语中的HOMELAND,FATHERLAND,MOTHERLAND通用。就字面上看,咱们中国人不是那种眼里只有小家、只记得爹妈、目光短浅、数典忘祖之人,由祖上到爹妈到自己本人通叫一遍,显得咱们中国人根系久远、血脉纯正、来头不小。
当年人在中国,一说祖国,是指中国。
如今落草海外,一说祖国,还是中国。
国籍变了,祖国是不变的。
心有归属,事关立场。
举个小例子吧:
奥运赛场上,
中国队或中国选手赢了对手,咱心里就高兴;输了,咱心里就沮丧。这事没有什么复杂,不需要拉拉队长指导,由心做去、由感而发,无需分析,不用细想。这事扯不上什么是非,没有什么“普适标准”或“普世价值”好讲。这里只有立场。
旁边坐个美国佬,美国队或美国选手赢了对手,他就高兴;输了,他就沮丧。如果这鬼佬在看台上与咱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快乐着咱的快乐,幸福着咱的幸福”,那我有理由相信他不是吃错了药,就是有一个中国丈母娘。
如果身旁坐的也是位华人,中国队或中国选手赢了对手,他(她)就沮丧;输了,他(她)就高兴。处处与洋人同呼吸共命运,事事为异族着想,行动举止仿佛是担心918拉警报吓着洋嘉宾的领导,对民众抗日示威活动冷嘲热讽的小屁孩,忽悠中国人吃转基因粮的学者......。这样的东西咱家可不敢认作是同胞,努力地把他(她)往好里想,如果不是吃洋主人狗粮的走狗,多半是个脊背弯弯的香蕉。
(上述文字是本人对好友异域堂《关于立场的博文》的跟贴,作为回复略长了些,转贴在此以充自己博客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