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有多傻 (一) [2013/10]
- 海归,情归何处? [2010/05]
- 海外华人应该远离“华人圈子”吗? [2012/04]
- 说说“又傻又笨”的美国人 [2011/09]
- 我爱美国的N个理由 [2010/07]
- 嫁不嫁凤凰男? [2011/11]
- 说说那些发生在学校里的性骚扰 [2011/09]
- 中年男人的危机感 [2013/05]
- 女人有多傻(二) [2013/10]
- 出国十年了,你后悔了吗? [2011/03]
- 坑爹不分贫富 [2013/08]
- 两个离了婚的女人 [2011/06]
- 美国不是天堂 [2013/01]
- 不会算账的美国人 [2011/05]
- 女人别太痴情 [2012/11]
- 平平常常的日子简简单单地过 [2011/11]
- 哭穷 [2012/12]
- 男人啊男人,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老婆? [2010/12]
- 调情与情调 [2011/11]
- 给老公上“政治课” [2012/02]
- 闲谈老婆 初恋情人 红颜知己 [2009/05]
- 一点感想和一点申辩 [2012/06]
- 我的山楂树之恋(五) [2010/10]
- 我不要离婚 [2010/01]
- 男人的事,你别掺乎--写给村里的姐姐妹妹 [2009/03]
- 贝壳村回书记讲话稿(征求意见稿) [2009/10]
房子跌了,股票跌了,工作说不定也保不住了,日子越来越难了,很多人开始担心起来了,杀人的、跳楼的,这种日子过的要多郁闷有多郁闷。
想一想,我们从一穷二白到现在有肉吃有酒喝,有房有车才几年?自从我们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变得有负担、有压力了,有了对物质执著不懈的追求和向往,我们离快乐也越来越远了。
我们曾经一无所有,但我们开心快乐。我拼命地回忆,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自己曾经因为穷而难过过,只记得那些穷而快乐的日子。。。
在我母亲眼里我是最有福气的,因为我出生的时候,三年自然灾害已经结束,家里已经能吃饱饭了。我从小没挨过饿,但记忆中也仅仅是吃饱饭而已,所以,地里的野菜野花就成了我们农村孩子的零食:我们吃过苦菜、布布丁、蔓菁、羊角菜等许多不知名的野菜,吃过榆钱、槐花、桑椹等野花野果,还吃过蚂蚱、蝉这些小昆虫之类的东西,估计是挨饿的时候人们吃过这些东西,小时候觉得这些东西很好吃。多年以后,在城市里,忽然流行起吃野菜和家乡菜了,有一次在一个挺豪华的宴会上,端上了一盘名叫龙须菜的野菜,我仔细一看,不过是长在我们家乡盐碱地里的一种野菜,在我们那里是用来喂猪的,现在换了个名字,就荣登大雅之堂了。在大酒店里吃的野菜和我们小时候吃的野菜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我们那时候吃的全是没有被污染的天然野菜。
看着女儿房间里成堆的玩具,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玩具,不记得母亲曾经给我买过什么玩具,只记得我们玩的都是自己做的玩具:布头缝的沙包、树杈做的弹弓、木头刻的手枪、木板做成的乒乓球拍。。。,我们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儿、捉迷藏、占山头等,最有意思的是摔泥娃娃,用泥巴做个碗状的东西,翻过来后使劲往地下摔,嘴里喊着:“娃娃不响不要钱!”没有大人照看我们那些只有几岁的孩子,我们整天开开心心地一起玩。可现在,孩子们都宁愿一个人呆在家里:上网、玩游戏、看电视。
上学的时候,我背着母亲手缝的书包,里面放着用旧报纸包着书皮的课本和哥哥用旧了的铅笔盒,如果有一块带香味的橡皮和削铅笔小刀,我就会高兴的连做梦都会笑出声来。直到考上初中,我才有了一本软皮的新华字典、一支水笔和一个红色塑料皮的日记本,心里别提多美了。那支笔我一直用到参加了工作。记得那时放学的时候每个人的肚子都很饿,所以一笑起来就止不住,大家就整天这么一路笑着回家。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上的还是县一中,教室和宿舍都没有生火炉,我的手和脚都冻裂了,因为流血袜子沾在脚上,晚上睡觉袜子都脱不下来。就这样,早晨五点半还要起床去跑早操。我曾给我儿子说过这些事情,他不以为然地说:“妈妈,你说的这些是旧社会。”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用我母亲的话说是甜水里泡大的,我也一直没觉得自己受过什么苦。
工作以后,工资80几块钱,经常不到发工资就只剩下饭票了,所以发了工资先买饭票。记得有一次,因为打赌输了,请大家吃红宝石的冰激淋,一杯五块多钱,我们四个人一共二十几块,相当于我三分之一的工资。可那时我们并不觉得自己穷,我们几个同事都刚刚工作住在学校里,一下子觉得手里有钱了。我们经常怀里揣着啤酒和烤鱼片看去电影,有一个晚上我们去了两个电影院,看三个电影,回来晚了校门关了,就翻墙而入。我们也去跳舞、打牌,郊游、逛街,我们把我们城市里那条繁华的商业街周围那些有特色的小饭店都吃遍了。我吃过不少有名的大饭店的菜,吃了什么现在全都不记得了;但一直到今天,我想家的时候,还是想起那些小吃,什么时候我要再挨个吃遍。
谈恋爱的时候,他在读研究生,穷学生一个,除了几套书,不记得他送过什么贵重礼物给我。每次逛街,他都说在书店等我,逛完街不管多晚都要回家吃煮面条。结婚这么多年,只要他做饭,他就做爆锅面条,我已经吃习惯了,过段时间不吃还想得慌。结婚以后,我曾跟婆婆抱怨说:“你儿子从来没请我在外面吃过饭。”我婆婆说:“我跟你爸爸结婚四十年了,他都没请我出去吃过饭呢!”我还有什么指望?
结婚以后还是没有钱,我们租房子,一年搬了三次家。后来终于有钱了,又来了美国。出国前,我把家里所有的存款十几万放在一个手提箱里,还叫了两个男同事做“保镖”,胆战心惊地去黑市上兑换成美元,一箱人民币眨眼变成了一小搭美元。
自从来到美国,我们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穷人,省吃俭用。在国内,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省钱;在美国,除了吃的,我很少买不打折的东西。手里的钱越多,心里的担心也越多:买房子,买车子,孩子上学,都是钱,没完没了。。。
不由想起了有一年春节坐长途车回家过年遇到的一件事,因为走得晚,上车的时候,小小的面包车里只剩下最后一个座位。我正懊恼自己走晚了,挤在那个座位上很不舒服,这时上来了两个年轻的男女学生,卖票的师傅从车座底下拖出了两个马扎子递给他们,那个男青年高兴地说:“嘿,你看,马扎子是新的!”那个女孩也高兴地笑了;一路上我都觉得自己坐在拥挤的车上很舒服。
生活更多的是感觉,坐在座位上不见得比坐在马扎子上舒服,坐在金马桶上也不会得比坐在普通的马桶上易于方便,住在几百万的豪宅里的人也不一定比住在几十万的房子里的人幸福。。。如果你感觉不到的话。
穷不是最可怕的,比穷还可怕的是心里面永远卸不下的负担。穷怕什么!?快乐就好。
想一想,我们从一穷二白到现在有肉吃有酒喝,有房有车才几年?自从我们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变得有负担、有压力了,有了对物质执著不懈的追求和向往,我们离快乐也越来越远了。
我们曾经一无所有,但我们开心快乐。我拼命地回忆,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自己曾经因为穷而难过过,只记得那些穷而快乐的日子。。。
在我母亲眼里我是最有福气的,因为我出生的时候,三年自然灾害已经结束,家里已经能吃饱饭了。我从小没挨过饿,但记忆中也仅仅是吃饱饭而已,所以,地里的野菜野花就成了我们农村孩子的零食:我们吃过苦菜、布布丁、蔓菁、羊角菜等许多不知名的野菜,吃过榆钱、槐花、桑椹等野花野果,还吃过蚂蚱、蝉这些小昆虫之类的东西,估计是挨饿的时候人们吃过这些东西,小时候觉得这些东西很好吃。多年以后,在城市里,忽然流行起吃野菜和家乡菜了,有一次在一个挺豪华的宴会上,端上了一盘名叫龙须菜的野菜,我仔细一看,不过是长在我们家乡盐碱地里的一种野菜,在我们那里是用来喂猪的,现在换了个名字,就荣登大雅之堂了。在大酒店里吃的野菜和我们小时候吃的野菜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我们那时候吃的全是没有被污染的天然野菜。
看着女儿房间里成堆的玩具,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玩具,不记得母亲曾经给我买过什么玩具,只记得我们玩的都是自己做的玩具:布头缝的沙包、树杈做的弹弓、木头刻的手枪、木板做成的乒乓球拍。。。,我们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儿、捉迷藏、占山头等,最有意思的是摔泥娃娃,用泥巴做个碗状的东西,翻过来后使劲往地下摔,嘴里喊着:“娃娃不响不要钱!”没有大人照看我们那些只有几岁的孩子,我们整天开开心心地一起玩。可现在,孩子们都宁愿一个人呆在家里:上网、玩游戏、看电视。
上学的时候,我背着母亲手缝的书包,里面放着用旧报纸包着书皮的课本和哥哥用旧了的铅笔盒,如果有一块带香味的橡皮和削铅笔小刀,我就会高兴的连做梦都会笑出声来。直到考上初中,我才有了一本软皮的新华字典、一支水笔和一个红色塑料皮的日记本,心里别提多美了。那支笔我一直用到参加了工作。记得那时放学的时候每个人的肚子都很饿,所以一笑起来就止不住,大家就整天这么一路笑着回家。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上的还是县一中,教室和宿舍都没有生火炉,我的手和脚都冻裂了,因为流血袜子沾在脚上,晚上睡觉袜子都脱不下来。就这样,早晨五点半还要起床去跑早操。我曾给我儿子说过这些事情,他不以为然地说:“妈妈,你说的这些是旧社会。”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用我母亲的话说是甜水里泡大的,我也一直没觉得自己受过什么苦。
工作以后,工资80几块钱,经常不到发工资就只剩下饭票了,所以发了工资先买饭票。记得有一次,因为打赌输了,请大家吃红宝石的冰激淋,一杯五块多钱,我们四个人一共二十几块,相当于我三分之一的工资。可那时我们并不觉得自己穷,我们几个同事都刚刚工作住在学校里,一下子觉得手里有钱了。我们经常怀里揣着啤酒和烤鱼片看去电影,有一个晚上我们去了两个电影院,看三个电影,回来晚了校门关了,就翻墙而入。我们也去跳舞、打牌,郊游、逛街,我们把我们城市里那条繁华的商业街周围那些有特色的小饭店都吃遍了。我吃过不少有名的大饭店的菜,吃了什么现在全都不记得了;但一直到今天,我想家的时候,还是想起那些小吃,什么时候我要再挨个吃遍。
谈恋爱的时候,他在读研究生,穷学生一个,除了几套书,不记得他送过什么贵重礼物给我。每次逛街,他都说在书店等我,逛完街不管多晚都要回家吃煮面条。结婚这么多年,只要他做饭,他就做爆锅面条,我已经吃习惯了,过段时间不吃还想得慌。结婚以后,我曾跟婆婆抱怨说:“你儿子从来没请我在外面吃过饭。”我婆婆说:“我跟你爸爸结婚四十年了,他都没请我出去吃过饭呢!”我还有什么指望?
结婚以后还是没有钱,我们租房子,一年搬了三次家。后来终于有钱了,又来了美国。出国前,我把家里所有的存款十几万放在一个手提箱里,还叫了两个男同事做“保镖”,胆战心惊地去黑市上兑换成美元,一箱人民币眨眼变成了一小搭美元。
自从来到美国,我们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穷人,省吃俭用。在国内,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省钱;在美国,除了吃的,我很少买不打折的东西。手里的钱越多,心里的担心也越多:买房子,买车子,孩子上学,都是钱,没完没了。。。
不由想起了有一年春节坐长途车回家过年遇到的一件事,因为走得晚,上车的时候,小小的面包车里只剩下最后一个座位。我正懊恼自己走晚了,挤在那个座位上很不舒服,这时上来了两个年轻的男女学生,卖票的师傅从车座底下拖出了两个马扎子递给他们,那个男青年高兴地说:“嘿,你看,马扎子是新的!”那个女孩也高兴地笑了;一路上我都觉得自己坐在拥挤的车上很舒服。
生活更多的是感觉,坐在座位上不见得比坐在马扎子上舒服,坐在金马桶上也不会得比坐在普通的马桶上易于方便,住在几百万的豪宅里的人也不一定比住在几十万的房子里的人幸福。。。如果你感觉不到的话。
穷不是最可怕的,比穷还可怕的是心里面永远卸不下的负担。穷怕什么!?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