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美国总统的智商 [2025/01]
- 中国最早的留美女学生 [2023/08]
- 美国总统子女的大学盘点 [2024/10]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无题 [2008/11]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美国教育部顶个屁用
又有一名亚裔家长.日前向教育部提出申诉,称其女儿SAT/ACT考试几乎满分,并在课外活动和全国性比赛中皆有优异成绩背景下,仍被九所美国大学拒绝,不得不到国外留学。亚裔教育联盟致信美国教育部民权办公室,要求立即彻查此事。
先前美国教育部刚刚驳回了亚裔联盟提出的针对哈佛大学招生时歧视亚裔的行政申诉。又向教育部唠唠叨叨有用吗?美国教育部顶个屁用。美国的教育大权是掌握在各州手中,哈佛等私立名校根本就没把教育部当回事,更不是什么上下级关系。
引发这些风波都原于美国六十年代的平权法案。平权法案基本上是主张在大学录取学生,公司招募、晋升,政府招标时,应当照顾到少数族裔和女性。原因是历史上对黑人和女性的歧视,造成他们落后于起跑线,现在给些补偿。
平权法实施之后,黑人和妇女的大学录取率大大提高。有些大学甚至直接给黑人、拉美裔申请者加分,或给于配额。一但有配额,高分不够当然就降分数线往低分申请人里找,这对有刻苦用功传统的亚裔学生想上名校就更加困难,利益受到侵害,当然就感觉不公平。
不过,还是多借鉴一些抗争的案例:
Bakke case是曾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案例。Allan P. Bakke是一位NASA工程师及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他打算进入医学院就读但数次遭拒。两次被拒绝后,Bakke一气之下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告上了法庭,这个医学院根据16%黑人学生的定额制,录取了一些比Bakke各方面条件差的黑人学生。Bakke不干了,我白又不招谁惹谁了。 Supreme Court最后判决医学院败诉,其政策侵犯了白人申请者的权利,并下令接受Bakke入学。
1996年加州通过了著名的209提案,用公投的方式废除平权法。 这个提案让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禁止公立大学以种族因素为录取标准之一的州,成绩成为录取的主要标准。不过好象又有什么SCA 5 提案的反赴。
2003年密歇根大学的 Grutter v. Bollinger案再次成为热点问题。由于一个时期以来,密歇根大学的本科录取时,把学生置于一个150分的体系里排序,学生如果得分高于100分,则获得录取。同时,少数民族学生包括非洲裔,西班牙裔和印第安人,自动获得加分20;而一个满分的SAT成绩,只有加分12。1997年,白人学生,密西根居民 Grutter申请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时被拒绝, 她的GPA 是3.8,LSAT:161。 但Grutter发现有黑人学生的GPA和LSAT成绩比她低, 却获得录取, Grutter于是把密西根大学告上法庭。2003年6月23日,最高法院再次作出裁决:密歇根大学给每个少数民族申请者加20分的本科生录取政策是违宪的;但同时又裁定法学院为了增加学生的“多样性”而照顾少数族裔是合法的。
亚裔对子女能否上名校的权益最为关切,不过要与名校斗智斗勇,还得多下点工夫,找到更好的切入点。仅仅找教育部上访,恐怕还是中国人的思维。
当然这么多的亚裔读书人能搞个什么北大清华分校比哈佛MIT更牛,那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