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美国总统的智商 [2025/01]
- 中国最早的留美女学生 [2023/08]
- 美国总统子女的大学盘点 [2024/10]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无题 [2008/11]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美国人怎么致富到今天 中国人怎样发展到明天
2009-02-06 17:19:23 作者: 马里兰州 陈旭 来源: 侨报
太久以前的事,咱没经历过,只有历史记着,书上写的,笔者就不谈了。在美国生活了二十余年,也算经历了美国这一波是怎样兴盛,又怎么步入危机。
从八十年代开始,美国的电脑业开始起飞,带动了通信、网络的快速成长。随着个人电脑、互联网、手机的普及,IT业迅速膨胀,不但提高了生产率,也给人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和丰富的业余生活。这些无疑给社会创造了新增财富,也使得美国更加民富国强。
随着技术的传播和推广,新科技渐渐老去,做电脑与做衬衫没有太大的利润区别。美国人在这一波“暴富”之后,也留下一些核心技术与品牌,如微软、谷歌、英特尔、苹果等等,与那些耐克、可口可乐、麦当劳一起维持着相对高额的利润。
中国人过去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基本上是在较低生产力水平下自力更生地发展,几乎与外界隔绝。改革开放,中国成了世界的工厂,参与全球竞争。十几亿勤劳的人民,使“中国制造”从价廉到物美,不停地走向世界。在制造业市场,把美国人挤到有点担惊受怕到无路可走的地步。从家电到汽车,美国人质量比不过日本,价格拼不过中国,正如美国的汽车业,再没有创新,就可能像扶不起的阿斗一样,面临着被市场残酷淘汰的危险。也因此美国许多人向服务业转型,美容、餐饮、旅游、娱乐等行业,虽然不会创造新增价值,但可以提升生活的质量。赚到钱的美国人除了放手消费外,自然也要买房子,已有房子的人需要更大的房子,没钱也要借钱买房子。
土地不会再生,房子人人要住,所以房地产的价值,总是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而相应升值。于是,在IT业不再点石成金的时候,美国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业,迎来该领域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昔日的华尔街,为新兴的高科技企业,评估技术,预测含金量,为企业融资上市,加速创新科技转化成社会财富,华尔街也近水楼台致富不少。IT浪潮退去,华尔街的精英又为地产业推波助澜,把地产、信贷、保险重新加以包装,整合到让人只见漂亮的外表,根本就看不懂内涵的境界。然而,盖好的一幢房子,虽然房价一直上升,可房子依旧是原来的房子,并不会创造出什么新价值出来,在社会财富总量增长放缓时,非理性的房价攀升,只会折腾出更多的泡沫。而泡沫破灭时,就造成今天美国的金融风暴、经济危机。使得股市大跌,财富缩水,房价走低,失业率大增,百姓水深火热。
对于中国而言,既然国门已开,美国的金融风暴难免要冲击过来,使得出口放缓,GDP增长减速,人口众多的大国,就业也更加艰难。
面对危机袭来,人们不再坐以待毙,世界各国都在出台振兴计划,以增长社会财富总量抵冲经济泡沫。美国国库早已因挥霍和伊拉克战争严重亏空,只能靠举债刺激经济。好在这些年中国积累了不少真金百银,可以用大把外汇来投资和补贴基础建设和刺激消费。落后了上百年的大地,还有大片山河等待开发,方可大兴土木,扩大内需,又能增加就业机会。
不过,举债终究要还上,补贴也可能把家底赔光,在笔者看来,政府救市仅是缓解危机深化,真正要走出困境,还须要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美国有如此巨大的财政亏空,想真正复苏或许还得寄望于更多的创新产品,才有超额的利润空间,否则也只会像过去的欧洲,渐渐没落。虽然新总统奥巴马上台带给美国人一线希望,但近期还难见曙光。
科技总是在进步,如何转化成财富也是关键,例如,这些年生化科技有些突破,由于大多应用在医疗制药领域,除了伦理道德上受限,很难像当年IT业那火爆。你说电脑可以办公室一台,家里一台,甚至手提还要一台,工作增加效率,闲暇上网阅读、游戏;手机可以每人一部,随时可以办事、联络、聊天;可总不能没事找点药片当饭吃,或家里买点抗癌药存着以防万一,即便是伟哥能提高生活质量,也得考虑其副作用,三思而后行。
中国的形势,虽不像美国那么惨,至少GDP还在增长。但同样面临经济放缓和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笔者虽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但相信国家的兴衰,绝不会无缘无故。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仅仅在于劳动力有多廉价,更重要的是生产力的提高,创造力的领先。中国人不缺泛聪明和勤劳,只是仅靠吃苦耐劳或许可以脱贫,但想要致富到明天,或整体富裕水平赶上和超过世界富裕国家的水准,还需要更大的战略和智慧,以及更多的自主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否则,只能赚到低于平均数利润,又怎么可能挤进人均富裕国家的行列?
(编辑:苏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