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美国总统的智商 [2025/01]
- 中国最早的留美女学生 [2023/08]
- 美国总统子女的大学盘点 [2024/10]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无题 [2008/11]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2009年3月22日,哈维中文学校举办建校十周年开放日活动,本想写此文为中文学校凑凑热闹,助助兴,可惜过了蛮久都不见刊出,今天偶然才得知删节后已刊出。
女儿中文学校的开放日
【马里兰州】陈旭
女儿6岁移民来美,在美国开始上小学,当时担心的是英文输在起跑线上,也没顾上学中文。8岁时,英文已进步不少,想到别把母语全丢了,就把女儿到附近的哈维中文学校报名学中文。
记得女儿被问到会多少汉字时,她回答是只剩下会写自己的中文名字,水平当然只够上一年级。那时我想,好不容易英文赶上了一些,中文又输在起跑线上了。不过,如果三年级学生与一年级娃娃一起上课,不就成了班上的“傻大姐”,太伤自尊。于是,还是让我女儿混入三年级,反正也只是希望认几个汉字,扫扫盲而已。
据说,当年这个中文学校注册时只有英文校名Howard Chinese School,后来地方中文报纸写报道时,随便把“Howard”翻译成“哈维”,而不是“霍华德”。当时的校长韩清源博士说:“哈维就哈维,进哈维离哈佛就不远了。”于是,哈维中文学校的校名就沿用至今。还因为这所中文学校的出名,马里兰州的Howard County,在中文媒体中被称为哈维郡成了华人社区的习惯。
就这样,我女儿跟随着哈维中文学校从几位热心家长创办时的小教堂,到租用公立中学,再壮大到在社区学院办学。不过,一路过来也是坎坷不平,不知有多少热心海外中文教育的人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在海外,让小孩要挤出额外时间学中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平时在美国学校,我女儿修什么课,我几乎不管,唯有要学中文用了一回家长的“权威”,当然也少不了使用各种诱惑。中文学校每周日下午上课,上学前总是要先进麦当劳或广东点心餐馆补充能量,不过,这也是交流学习心得的好机会。有时小孩会问出奇怪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在中文中讲“上下五千年”?时间用前后表达比较符合逻辑,上下应该是表示位置,为何上又指的是过去?有时我们用了大半辈子的东西,却也没有去想过,习惯成自然,也就少了一扇心灵的窗口去思考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
我女儿中文学校毕业时,我总以为斗大的汉字终于学了几布袋。后来她如愿上了哈佛大学。虽然美国大学理事会认定AP考试,5分满分,3分为及格,但哈佛的标准却只承认5分。由于当时没有考SAT中文或AP中文,所以入学时我女儿在哈佛以中文为外语参加水平考试,笔试、口试后,老师告诉她别再修那些基础的中文了,换在中国就是4/6级外语通过了。没想到哈维的几袋汉字,在哈佛却值不少银两,这回上哈佛却跑在起跑线前。
我总以为,多学一种语言是多打开一扇心灵的窗口,小孩学中文,不仅能了解五千年中华文化,多一种与世界人口最多民族沟通的语言工具,更是多了一种思维的方式。
(《侨报》2009 年 5 月 1 日 星期 五,第D06版:文学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