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美国总统的智商 [2025/01]
- 中国最早的留美女学生 [2023/08]
- 美国总统子女的大学盘点 [2024/10]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无题 [2008/11]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经济衰退,美国穷到了教育
在遭遇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失业率升高、大学资产缩水的情况下,今年美国的大学招生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以往美国许多私立大学,为了获取更好的生源,都为需要获得经济资助的优秀学生提供优厚的奖、助学金,但面临经济萧条,大学也缺钱,有些大学开始“刻薄小气”起来。
《纽约日报》在6月9日 头版刊登的题为《College in Need Closes a Door to Needy Students》(患难的大学,关上了贫困学生的门) 的文章中介绍,位于俄勒冈州的里德大学(Reed college) ,在学校寄出录取通知前,由于今年需要经济资助的学生人数太多,学校又承担不起,结果在学校财务援助主任的建议下,拒绝了100多名需要提供经济资助的贫困学生,而换上录取可以付得起该校每年约5万美元学杂费的学生。尽管许多人指责这种只顾金钱,把智慧、才能、平等搁到脑后的做法是美国教育的悲哀,伤害了美国人梦想的核心价值观,但这却是美国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
只有哈佛大学等实力雄厚的常春藤盟校,继续标榜学校录取学生考虑的只是学校想要的优秀学生,而录取时不考虑学生家庭的经济能力(哈佛学生每年的费用约为5.1万美元),学校对需要经济资助的学生会提供足够的奖助学金,使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上不起学。所以,哈佛大学今年依然竞争激烈,报考的学生从去年的27462人增加到 29112人的历史新高,7%的录取率也创历史新低。不过,哈佛大学6月底也宣布了裁员计划——从教职员工下手。
由于无法在经济上满足“梦想的大学”所需要的开支,今年出现了大学生“还乡潮”——从费用昂贵的私立大学(每年5万美元)转学到家乡的州立大学(每年2万美元左右或更少),很多州立大学的申请人有两位数的增长。
美国国家大学入学咨询委员会(NACAC)的调查显示,今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增加了对公立大学的兴趣,很多学生是由于经济因素而远离“梦理的大学”。笔者所在的马里兰州,今年大学招生还算平静,原因可能是,与其他州相比,马里兰州的经济还算好,失业率也比全美的9.5%要低。但这并不说明经济衰退对马里兰州没有任何影响,《巴尔的摩太阳报》的一篇报道指出,位于马里兰州的费用昂贵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每年大约5.3万美元),今年已相应减少录取需要经济资助的学生。而马里兰州立大学巴尔的摩分校(UMBC) 今年申请的人数增加了2%,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费用和经济资助情况格外关注。马里兰大学主校区(College Park),在去年申请人数大幅增加了17%后,今年又增加民1%,马里兰大学规定,本州学生一年费用(学费+宿杂费)约为2.1万美元,外州学生约为3.7万美元。
或许,只要经济许可,让孩子上他们喜欢的大学,还是许多家庭优先考虑的事。虽然美国经济低迷,家庭收入不宽裕,但大学还是要上的。接受高等教育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也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只是在这个缺钱的年头被打了折扣。(《侨报》2009-7-6 马里兰州 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