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美国总统的智商 [2025/01]
- 中国最早的留美女学生 [2023/08]
- 美国总统子女的大学盘点 [2024/10]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无题 [2008/11]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刺激经济别以泡沫经济收场
2009-08-08 作者: 马里兰州 陈旭 来源: 侨报
30多年前,中国大陆抛弃了苏联老大哥模式的计划经济,大胆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济。如今,握有大把美元的中国,几乎可以挺直腰杆与市场经济老大美国平起平坐地G2。
当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经济衰退而波及世界经济时,中国也在积极地应对。经济学家吸取了1930年代“大萧条”的教训,知道政府多印钞票、扩大公共建设支出的刺激方案,是振兴经济的一副好药方。于是,中美都有天文数字般的货币投入经济刺激计划。
不过,同是庞大的刺激方案,在笔者看来中美还是有所不同。早已不含金的美元今天乃是世界货币,其泛滥假如引发美国通胀,也是由美国民众和世界人民共同埋单——尽管世界人民会不乐意,但也无可奈何。可万一人民币过剩引发不良后果,却只有中国人自己承受。如果资金大量流向不产生实际价值的股市、楼市,只会催生泡沫。
媒体报道,中国一些国企或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在土地拍卖中竞得“新地王”。拿国家的钱玩房地产等风投游戏,不论日后暴利还是惨赔,输家永远是百姓。盈利了,百姓要承担更高的房价;赔本了,那是国有资产,最终还是“纳税人的钱”。
人们总是习惯地认为,房地产是最保值或最有增值潜力的投资项目,但如果房地产的泡沫大于通胀,岂能以购房相抵消?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股价和房价同时暴跌,东京国房地产业十几年不见底的惨状,现在仍值得中国人深思和借鉴。
笔者不是经济学家,只是听到一些劳累了大半辈子的朋友谈到想留点储蓄以享晚年。可印钞机隆隆作响时,真不知该把攒下的血汗钱存于何处才算安全。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时,想象“人还在,钱没了。”是蛮痛苦的事。闲聊时朋友的困惑,也使笔者跟着杞人忧天。
侨报漫画 焦海洋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