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中国最早的留美女学生 [2023/08]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美国总统子女的大学盘点 [2024/10]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无题 [2008/11]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美国内华达大学(University of Nevada)社会学和经济学教授玛丽亚.埃文斯(Mariah Evans)的研究,决定着日后孩子的教育水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观察家中是否有五百册以上的藏书。
书房
陈旭 2025年01月29 日 美国[世界日报]家园版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2/8516600?from=wj_catelistnews
外孙女快五岁了,女儿基于离工作医院的距离较近、社会治安和小孩上学学区等考量,在上班开车不到半小时的巴尔的摩(Baltimore)北边买了新房。
新房装修改造又拖了很长时间,由于疫情后女婿经常在家办公,他的书房与办公室就合为一体,外孙女和女儿共享另一间书房,日前女儿回家时,才把小时候读过的书几乎都搬回家。
多数人都相信,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可以预示其子女有获得高学历的很大机率,是因为家族的传承?还是有什么遗传密码?
美国内华达大学(University of Nevada)社会学和经济学教授玛丽亚.埃文斯(Mariah Evans)领导的研究团队,经过对世界各国贫富不同阶层、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家庭做了长达二十年研究。她对那些受教育不足三年,定义为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父母受过大学教育,也就是受过十五年至十六年以上教育的家庭,将这两者互相比较,得出一个有趣的结果。
埃文斯教授指出,家中的书籍与父母的教育程度一样重要,决定着日后孩子的教育水平,影响孩子受教育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观察家中是否有五百册以上的藏书。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家里放一些书是一种廉价的投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取得成功。
在中国,家中拥有五百本或五百本以上的书籍,可使儿童的接受教育时间多六年六个月;在美国,这个效果只有二年四个月;而对所有二十七个国家的研究中,平均优势为三年两个月。
在中国,如果家有五百册藏书,相信算是书香门第了,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氛围下,考功名、求学历,接受更多的教育也就顺理成章。如今是多媒体发达的时代,日常生活中的诱惑太多,如何使小孩能静下心来读书并非易事。
如果家中有五百册藏书,我猜想仅在小孩无聊寂寞的时候,随手就能翻翻几本书消遣,或许就能从阅读中受益,感悟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从此可能「心离书则神索」,就如「鱼离水则身枯」。
我来到美国,对美式教育最大的感受是重视广泛阅读,而对背诵不屑一顾;学校学的和老师教的,仅是知识积累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靠课外阅读所增长的见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腾出一个书房,摆上几本书,有一处顺手就有的阅读空间,还是不错的选择。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一年多前,我女儿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医院当住院医生的结业典礼上,系上送她的礼物仅是一册值不了多少钱的书籍,我以为是小气的礼品,但后来发现其实含有博大的意义。书籍是一册一册地累积到书架上,学识也在渐渐地同步丰富,这或许就是家有藏书的魅力所在。
埃文斯教授说,想增加家中藏书,即使只能做到一点点,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就家里的书籍数量而言,虽然只有二十本书,但仍对推动孩子阅读,继而可能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有重大影响,家长放的书越多,好处就越大,这是相当不错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