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美国总统的智商 [2025/01]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求学移民路,不太可能都一帆风顺 [2024/06]
- 2024 年美国最佳学位、职业和薪酬 [2024/01]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无题 [2008/11]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孙女的安静时间
陈旭 2025-08-02 美国《世界日报》家园版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2/8900559?from=wj_catelistnews
前阵子在巴尔的摩(Baltimore)女儿家吃午饭,女儿说外孙女要有一个小时的「Quiet time」(安静时间)。我第一时间以为「Quiet time」是宗教用语的灵性活动,有点像静坐灵修时间,例如打坐祈祷、冥想或研读经文,可女儿和女婿大学都毕业于美国名校,没有任何宗教倾向和虔诚的宗教仪式。于是我问「Quiet time」要做些什么?女儿说:「她在书房或自己的房间里爱做什么就做什么,睡觉也行,只是除非她很累,通常不会午睡。这段时间,她不会吵你,你也不要打扰她。」
外孙女快五岁了,她在离家不远的幼儿园也有「Quiet time」,与宗教活动没什么关系,只是一段静默和反思的时间,是放松而平静的探索想象和自我调节的独处活动。可以是阅读、玩玩具、写字画画、听音乐或是静静地坐着,看似什么事也不做地发呆或闭目养神,当然或许只是你不知道她内心的涌动,因为外人进不到她的心里。
我小时候在中国,中午饭后是午睡时间,主要是让学生下午上课能精神饱满,后来的中国更是卷得厉害,小孩有做不完的作业和上不完的课外补习班。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怕光阴偷偷地溜走,恨不得分分秒秒都灌输知识,尤其那些所谓军事化的时间管理,充分利用所有时间读书作题,就是舍不得留给学生自主的时间。
老外的思路或许有些不同,他们并不推崇头悬梁、锥刺骨那类孜孜不倦的刻苦背诵与作题,认为那只能培养会考试的书呆子。我女儿在上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之前,一直是上马里兰州(Maryland)的公立中小学,总是一派轻松。那时我对她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的习惯总是不满,可她不以为然,或许是题目太简单,她可以一心两用;只有当她写研究报告时,才会把电视关掉,因为她认真思考,才能写出有分量的报告。许多美国人相信放松有助于思考,不管是学童还是成人,都必须养成思考和反省的习惯,形成自己的结论。这样一来,才有独立精神,不会被老师或权威牵着鼻子走。
我并不认同中外人种有什么认知力与创造力上的高低不同,或许仅是文化与教育上的差异。其实中国人对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不陌生,我们常在小说影视作品中见到:高人经过一段灵修时间悟道后功力倍增,或是经历闭关修炼后大师横空出世的传奇故事。既然口口声声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独立思考能力从何而来?不如从小给小孩一些自主的时间,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将来是否憬然有悟,或是在科学道路上有所发现和创新,就看各人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