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美国总统的智商 [2025/01]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2024 年美国最佳学位、职业和薪酬 [2024/01]
- 求学移民路,不太可能都一帆风顺 [2024/06]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无题 [2008/11]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美国留学泡师妹的有效方法
不论留学还是移民,在美国的多数地区,开车是必须的,因为这个汽车上的国家,生活离不开汽车。可是刚到美国的人,出行没车就很不方便.记得很多年前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留学生中秋晚会上的相声节目说:师哥泡师妹的有效手段是要先买车。有了车带师妹买菜,外出就显得有很好的借口,为增进感情铺好了一条康庄大道。
现在很多中国留学生有钱了,买的车越来越豪华,但有车还是基本条件。
来美的第一辆车
陈旭 2025-08-05 美国《世界日报》上下古今版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1/8903586?from=wj_catelistnews
那是上世纪八○年代末,中国大陆刚改革开放不久,多数人还是骑自行车为代步工具,摩托车在市场刚刚兴起,轿车还是很高档的奢侈品。那时我来美国,住纽约的法拉盛(Flushing),虽说纽约市的地铁公交都很方便,私人小汽车在纽约市区不是必需品,而且停车还很麻烦,一不小心就会吃罚单,可我还是挡不住轿车的吸引和价格的诱惑,考取驾照后就迫不及待买车。
周末跑去康乃狄克州,在朋友帮助下,花了六百元买了一辆已近十年、一九八○年通用汽车出产的奥兹摩比欧米茄(Oldsmobile Omega)二手车(见图),蓝色、四门、自动档、手动窗户,内部保护得还满好。
那是七○年代石油危机后美国公司推出的新款车,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美国原油价格从一九七三年每桶三元,到一九七四年上涨至每桶十二元。第二次石油危机,美国原油价格从一九七九年每桶十三元,一九八○上涨到每桶高至四十元。美国这个「车轮上的国家」,才开始设计不那么笨重宽敞耗油的汽车。奥兹摩比欧米茄号称已是紧凑车型,但以今天的眼光,还是宽体大车。
车子不贵,保险费却不低,一年就要六百多元,比车还贵,而且保险范围仅限最简单的第三者责任险,俗称「半保」。平时不用,还要找个偏僻地方停泊。那辆「老爷车」开了一年多,搬到新泽西州后坏在路上,拖车还花了七十元。
时过境迁,去年回大陆时,很多亲戚朋友都买了崭新的小汽车,而且功能比多数美国人开的车子还多,更彰显奢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欧美人倡导节能环保健身骑自行车时,中国的小汽车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民众的生活水平已是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