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万八哥」

作者:hysonchen  于 2025-10-1 21:5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福州「万八哥」

 

陈旭 2025-10-01  美国世界日报上下古今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1/9026489?from=wj_catelistnews

 

「万八」指的是一万八千美元,这是上世纪八、九○年代,福州所辖周边沿海县区很多青壮年男性偷渡前往美国所须支付的典型费用价格,这些偷渡客就叫「万八哥」,已婚者留守家中的妇女就被称作「万八嫂」。

 

 

更确切地说,他们是地处闽江口一带乡镇的乡亲,长乐、连江比较出名,是由于他们是县一级的区域,人口基数大,其实属于福州马尾区亭江镇去美国的人口比例也相当高。闽江口一带是著名的侨乡,由于生活在海边,早年很多人去香港远洋公司当海员,船到纽约上岸,发现在美国中餐馆打工赚钱比香港还多,就有人「跳船」滞留美国,这给后来到美国的人提供了同乡亲戚的落脚点。

 

 

上世纪八○年代,中国政府对人口管理不再那么严格,虽然「万八」美元还是一笔巨款,由于十里八乡间的男婚女嫁,宗亲姻亲关系密切,靠熟人社会的信任,靠亲戚做担保,愿意冒点风险借钱去美国还是大有人在。到美国后拚命做工还债,吃住都在餐馆,每天工作十至十二小时,赚的美元都是净收入。做生意有风险,不一定那么容易借钱;靠做工就能在两年左右还清债务,风险不算高,只要不是好吃懒做,就有亲戚愿意拉一把。

 

 

由于福州偷渡客普遍文化低,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多数,有些人普通话都讲不清楚,在美国领事馆的信誉又不佳,正常签证几乎都是被拒签。于是他们走旁门左道,形成庞大的偷渡网络,由「蛇头」组织严密的偷渡产业链,将偷渡客透过假证件、海运、穿越国境线等多种方式送往美国。

 

 

偷渡的旅程往往充满艰辛和危险,途经多国走走停停,运气好没有被抓遭遣返,数月甚至一两年才到达美国,有些则在遣返后又继续踏上偷渡的征途。

 

 

一到美国第一件事就是打越洋电话,通知家人在村里演戏、放电影,昭告乡亲已是「美国客」了。大有「一人出国,全家光荣」的氛围。家族内没人在美国,在村里的地位似乎都要低人一等。

 

 

埋头打工还债,编故事请律师透过庇护、特赦等方式调整身分申请绿卡,然后以家庭团聚为名,申请家人合法移民美国,是大多数偷渡客的剧本。

 

 

不过,不管怎样,还是要寄钱回乡,村里的祖宅一定要盖,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拔地而起光宗耀祖。这种强烈的示范效应,偷渡成为了许多乡亲「梦想」的出路,偷渡费用也节节上升,从「万八」涨到两、三万或四、五万美元,甚至更多。

 

 

一九九三年震惊海内外的金色冒险号事件或许是福州人偷渡的高峰,数量从「走线」小规模偷渡,变成每条船几百人一下涌入美国。金色冒险号载有两百八十六名几乎全是闽籍的非法移民,海上漂泊数月后,在纽约海域搁浅,十人溺水身亡。随后中美两国在打击人口偷渡方面加强执法,偷渡运作难度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美国的收入差距缩小,美元的吸引力减弱。闽江口很多乡村只剩下老弱妇孺,不是正当移民,冒风险偷渡就没什么意义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1 21: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