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美国总统的智商 [2025/01]
- 中国最早的留美女学生 [2023/08]
- 美国总统子女的大学盘点 [2024/10]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无题 [2008/11]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再谈钱学森留下的中国教育疑问
2009-11-20 作者: 马里兰州 陈旭 来源: 侨报
据报道,钱学森老人去世的时候很平静很安详,但钱先早已给中国教育界留下了一道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凭着中国人的聪明智商,中华民族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说这个命题无解肯定是不成立的,而且笔者认为,曾经有解过,现在的问题是:将来何时
再有解?
我们不知道未来,但可以从历史得到一些借鉴。今天在海内外华人中,人们所耳熟能详的中国教育家除了古代的孔子,或许就是蔡元培、胡适、陶行知这些民国时代的人物。清朝末年,中国废除科举,到“五四”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国人开始相信“科教兴国”,笔者以为因此造就了后来如吴健雄、陈省身、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这一批大师级科学家。要说当年民国政府很懂教育,大概相信的人不多,而应是国家内乱外患,政府无心干预教育,使得教育多元,私塾、洋学堂并存。学者有心钻研学问,又有学术思想自由,成就了中国一代大师。
即使是在战乱连年,根本谈不上有充足办学资金、实验设备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下孕育出西南联大这样人才辈出的大学。今天中国是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每年毕业的博士人数世界第一,却为何还有钱老的忧虑?
中国教育改革喊了多年,2006年时任教育部长的周济就承认“推进素质教育仍步履维艰”,周部长在素质教育道上没迈几步,就成了前教育部长了。今年初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关文理是否分科争论得没完没了;近日北京大学公布“中学校长推荐上大学”方案,网上质疑声浪立即四起——教育腐败的现实,让人无法相信能做到教育公平。又有11名教授公开致信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直面“钱学森之问”。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缺乏创新,部长应比他们更清楚。
笔者以为,搞好教育不是只靠一个部长甚至总理就能做好,或下一道红头文件就能解决问题。应让校长更多地成为教育家,而不是官员;教授、教师应更多地主导教学,当家做主做好学问,教书育人;学生即要学习知识,更要质疑、批判、追求真理;而每个公民都应是法律的维护者,让腐败没有滋生的土壤。
笔者还以为,中国的教育改革问题,不仅是政府要解决的问题,更需要教育者的道德和良知,以及全社会的支持和监督。如此,才能做到教育公平,使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和谐发展。
(编辑:苏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