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的摩的前世今生 [2016/11]
- 养狗说免疫 [2021/05]
- 面壁计数 [2022/11]
- 哈佛毕业典礼杂感 [2009/06]
- 美国中小学教育优势何在? [2013/10]
- 马里兰州学校是全美第一,还是每况愈下? [2010/02]
- 走了点弯路,或许还是更好的成长 [2016/06]
- 母亲,小心害小孩得焦虑症 [2017/02]
- “犹太老臣”暂时代理哈佛校长 [2024/01]
- 哈佛大学今年不公布种族比例统计数据 [2023/12]
- 童年没做过的梦 [2008/12]
- (美国)孩子上大学 哪里找学费? [2012/03]
- 美国总统的智商 [2025/01]
- 中国最早的留美女学生 [2023/08]
- 美国总统子女的大学盘点 [2024/10]
- 闲聊小孩逆反 [2008/12]
- 中国教育:替美国打工,为中国消费 [2008/11]
- 华人父母最担心孩子什么? [2009/01]
- 为何高智商低情商? [2009/04]
- 三坊七巷话福州 [2014/06]
- 让第五大发明走向世界 [2008/12]
- 高考是否阻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 [2009/01]
- 无题 [2008/11]
- 谁埋没了中国人才? [2010/12]
- 你家小孩聪明吗? [2015/06]
- 说三道四中国教育 [2010/04]
- 考分毁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9/05]
俺写这篇文章,编辑也说是很少数人赞成此事,所以俺今天等着被拍砖,哈哈!
为“校长推荐制”加油
■马里兰州 陈旭
北京大学公布“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大学”,引发媒体关注,质疑声不断,更有人预言北大将“惹火烧身”。纵观中国历史,所上演的大多数变法运动,多以短命收场, 笔者也担心北大此举凶多吉少,但还是想为北大加油。因为,如果没有人鼓起勇气挑战传统,社会就不会进步,或许中国今天还是留着长辫子的男人进考场参加科举。
“推荐”在西方人才选拔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哈佛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指出,哈佛招生没有公式可言,高中成绩非常重要,但招生委员会还会考虑许多其他标准,如服务社区、领导才能、课外活动和工作经验。哈佛也信赖教师、学生顾问、校长和校友所提供的关于考生杰出的个性人格、战胜逆境的能力以及其他个人品德的评价,这些都会影响招生委员会的决定。
哈佛是私立大学,可以直言入学没有公式,几乎没人说哈佛腐败。笔者以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如果代表一个国家最有学问、最有思想的大多数精英群体,都无诚信或不可信赖的话,那么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前途呢?
笔者认为,当今中国教育比较突出的两大问题,一是钱学森先生关于“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二是百姓关心的教育公平问题。或许该如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先生所呼吁的,大学就应去掉“官帽子”。
笔者相信,少一些官僚,就会少一些特权,少一些腐败,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也就用不着只藏在心中。相信教育腐败只是少数人所为,当良知不被权势左右时,腐败就不会有太大的市场滋生教育“潜规则”,百姓也会更多地信赖和认可知识精英们的道德和良知。
当然,推荐制还需完善,关键是要点出所了解的被推荐学生有何突出之处值得推荐。如果还是以分数排名为依据,何不让学生自己考进北大?假如推荐制只是让范进早点中举,又何必多此一举?很多事情,由于中国有具体的国情,别人的成功经验并非都可照搬硬套,还是遵循邓小平先生的教导,“摸着石头过河”吧。(2009-11-25《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