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7) 现代汉语21-41 [2009/06]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天若有情天亦老---毛泽东诗词里的传统文化情节 [2009/07]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李西兴按语
殖民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历史现象。在殖民过程中发生的民族冲突不能用当今文明的标准去评判。新西兰历史上的《怀唐伊条约》的意义值得新西兰各族人民,也值得世界各国仍存在着民族冲突的国家和人民好好反思。对比起同时代澳洲殖民者猎杀澳洲土著,怀唐伊条约还是很值得称道的。我移居新西兰二十多年了。由于懐唐依条约签订于1840年,和中国近代走向半殖民地的中英鸦片战争是同一年的事,所以对于学历史的我来说,印象是很深刻的。今天是2018年2月6日,新西兰的第179个怀唐伊日。特转发新西兰华人朋友的一篇文章,以飨网友。
纽西兰的怀唐伊日
今天纽西兰迎来了第179个怀唐伊日。我相信人类只有学会反思历史,历史的车轮才会平稳向前。下文中观点不一定我全部认同,但可从中了解事件大概。
1840年2月6日,毛利各大部落的酋长和英国王室的代表在纽西兰北岛的怀唐伊(Waitangi)签署了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
这一天曾在1974年一度被定为新西兰的国庆节(1976年又被取消),不过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纽西兰人仍旧称怀唐伊日为国庆日。
这一天无论是星期几纽西兰全国人民都不!上!班!
作为纽西兰立国之本,这份《怀唐伊条约》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把怀唐伊条约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他绝对是一个人格极其复杂的人,甚至到了人格分裂的地步。
造成这样的人格,并不是出自于怀唐伊条约自身的原因,而是由于不同的人群对他有太多不同的解读,并且这解读涉及到十分复杂和敏感的领域,比如种族价值观、侵略、殖民、平等、罪恶、良知等等。
怀唐伊条约,内容、争议和玄机
怀唐伊条约很短,不足千字。
只有三个条款:
纽西兰联合部落邦联的领袖和其他还未参加邦联的分离和独立的领袖,必须绝对而毫无保留地把他们所有的权利和主权权力让与英国女王陛下,就是所谓联邦或独立土著领袖所行使或据有的统治主权。
英国女王陛下确认与保证各纽西兰土著领袖和部落,以及他们相关家庭和个人,其完全专属而无干扰的继续拥有他们的土地和地产、渔场、森林和其他财产,不管是集体或个别拥有,因为这是他们的希望和期望继续保留的财产。但是联合部落的领袖和独立的领袖必须把他们土地的专属优先购买权让与女王陛下,可以用同意的价钱转让与相关业主或女王陛下所委任的人。
鉴于英国女王陛下,其所有英国臣民的权利和特权和王家保护得延伸到所有纽西兰土著。
这个看似比租房合同简单得多的条约,却蕴藏了影响深远的争议和玄机。
所谓争议在于怀唐伊条约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英语文本,一个是毛利文本。毛利人根据毛利文本,认为只是把纽西兰的治理权交给了英国,而非主权。对于土地等财产,毛利人认为酋长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并没有赋予王室独占权和优先权。
为何两个文本出现不同叙述?引起不同的理解?有的说是因为翻译的缘故,有的说是起草条约的英国人有意而为之。
所谓玄机在于,这个简单的条约,却决定了纽西兰的国家历史,从此纽西兰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这个简单的条约,却决定了不同族群的命运,从此英国人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在此安居乐业,毛利人则失去土地,流离失所。
毛利这个称呼是英国人给纽西兰所有土著人的一个打包统称,其实当时纽西兰有几百个不同种族的部落。遗憾的是这些部落没有形成统一的王国,没有意识到西方外来人对自己的威胁,反倒是竞相利用西方的枪炮,部落之间互相残杀。就在1835年,距怀唐伊条约签订不到5年的时候,塔拉纳基人还用装备精良的欧洲枪支,侵入了查塔姆群岛,在那里进行了屠杀,灭绝了岛上毫无防备的同是土著的莫里奥里人。
在英国人眼里,毛利人和他们殖民过的其他国家的人民一样,是一群未开化、落后的野蛮人。在他们拟定怀唐伊条约的时候,或许从来就没有考虑这样一盘散沙的蛮人能有什么威胁或者反对。
英国人推进怀唐伊条约,完全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其目的就是在纽西兰建立殖民地。
19世纪,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的人口和工业产品剧增,出现了过剩劳动力和生产力,这些成了英国向外进行殖民扩张的强大动力。
此外,担心法国对纽西兰有殖民的野心,也加快了英国对纽西兰殖民的进程。
怀唐伊条约的签订,为英国人殖民纽西兰扫清了障碍,使得殖民进程看起来名正言顺。
毛利人在条约之后的20多年里持续进行抗争,并且组建了毛利王国,一致对抗殖民者。这期间的战争被称为“毛利战争”,或者“纽西兰战争”、“土地战争”。
然而,悬殊的力量差别,使得毛利人的抗争最终失败了。
纽西兰的被发现、被殖民,是十六世纪欧洲掀起的大航海时代的延伸产物。
如果以全人类,而非民族的高度去看大航海时代,它又是伟大的,它开启了人类全球化的历史新进程,实现了物种、人种、文化的大融合。也许从久远的未来看那个年代,人类却正是向着大一统的地球村,深深的迈进了一大步。
最初的怀唐伊条约,在毛利人眼中是欺骗性的,他们为此而抗争,条约被束之高阁多年。后来的怀唐伊条约是毛利人争取权利的依据,他们为此而抗争,条约成了纽西兰最重要的宪法文献。
1840年懐唐依条约原件
油画 签署懐唐依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