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儿孙自有儿孙福 不为子孙增田产
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儒家学者疏广担任太子太傅,他的侄子疏受担任太子少傅。皇太子刘奭每次朝见皇帝时,疏氏叔侄前后相陪,被朝臣们视为很荣耀的事。
疏广当了五年太子太傅。皇太子十二岁时,已经读通《论语》和《孝经》。疏广就对侄子疏受说:“我听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如今我们叔侄官至二千石,仕途颇有成就,名声也已经建立。此时如不自行引退,日后怕会后悔的。”当下,二人同时请病假。三个月之后,疏广以病重为由,上书请求辞官。宣帝念他们年老有病,就同意了,并在礼遇退休朝官的惯例之外,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刘奭也赠黄金五十斤。
疏广回到家乡,天天让家里置办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来共同欢宴。过了一年多,疏广退休时带回来的黄金都快花完了。他的子孙私下请乡里和疏广友好的父老们,劝说疏广说把所余的黄金买成田宅,留给子孙。
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了,不念着子孙吗?他们自有旧日的田地和房屋。若是他们勤劳耕作,足可与普通人一样,衣食不缺。如今我再为子孙多增些田产,只能使他们变得懒惰啊。贤良的人钱多了,就会丧失上进的志气;愚笨的人钱多了,就会干出更多的傻事。并且有钱人还往往遭到众人的妒忌。我既无法教育子孙有大出息,也不想让他们干傻事而惹得乡邻们妒忌。我的这些黄金,是皇上赏赐我的养老金。所以我乐于用来置办酒食,和乡党宗族一起享受皇上的恩赐。这样欢度我的晚年,不是很好吗?”乡里族人都觉得他说的很道理。(《汉书·疏广传》)
明代凌蒙初在《拍案惊奇》卷一,引用僧晦庵的一首词说:“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使心机闲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愿与关爱子女的网友们同勉。
---李西兴2009年4月26日于奥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