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父亲和妻子,谁在你心里的分量重?
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公元601-636年),十三岁嫁入李家;十八岁时唐朝建立,为秦王妃;二十六岁时,李世民登基为皇帝,被立为皇后。长孙皇后与太宗琴瑟协和,可惜年寿不永,只活了三十六岁就病死了。她被谥为文德皇后,葬在昭陵(位于今陕西礼泉境内九嵕山上)。她死后唐太宗再没有再立皇后,后宫事务交给韦贵妃掌管。
唐太帝思念长孙皇后不已,就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的皇宫苑里,修建一座高层观台。他常登临遥望昭陵,以寄托怀念爱妻之情。有次,他带魏徵一同登台观望。魏徵眯着眼看了老半天,说:“臣怕是老眼昏花了,怎么看不见呢?”太宗用手指向西北方向。魏徵说:“这不是昭陵吗?”太宗说:“是啊。”魏徵说:“臣还以为陛下遥望献陵(唐高祖李渊的陵墓,位于今陕西三原县城东),以寄托怀念先帝之哀思。若是昭陵,臣当然能看得见了。”太宗想起已故的父亲,不由得哭泣起来。他下令毁掉这座观台,以后不再遥望昭陵。
唐太宗思念中年夭折的爱妻,乃人之常情。然而魏徵借机讽谏,实际上是在问唐太宗:在陛下心里,父亲和妻子,究竟以谁为重?唐太宗有感而哭泣,怕是想起玄武门之变了吧。唐高祖武德九年(626),身为秦王的李世民率领部属,和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及其部属,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前混战。李世民亲手射死哥哥李建成,他的部将尉迟敬德杀死李元吉。李家三兄弟的部属在宫外大战,他们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时已年逾六旬)却困居深宫,无可奈何。当时战况惨烈,弓箭又不长眼,有些箭都射进宫内大殿的屋顶上。唐高祖听说建成、元吉已死,只好召秦王李世民入宫抚慰。史载:当时“秦王号泣不能止”。三日之后,高祖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全权处理军国大务。仅过了两个月,李渊把皇位禅让给皇太子李世民,自己退居太安宫当太上皇去了。贞观九年(635),李渊去世。第二年,唐太宗的长孙皇后病故。
中国古人特别注重忠孝礼节。父亲死了,儿子要守孝三年。长孙皇后死时,唐太宗仍在为父服孝三年的期间。按照严格的封建礼仪,他是不能有儿女私情的。因此,他登高遥望埋葬爱妻的昭陵,受到魏徵的讽谏。可见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之家,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情谊,均蒙着一层忠孝礼仪而实际上是政治利害的阴影。
网友们,在你心里,父亲和妻子那个分量重?
---李西兴2009年4月26日于奥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