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知青时代的词三首笺注
李西兴
今年的GOOD FRIDAY(2009年4月10日),我即兴填词一首,冠名《自嘲---调寄清平乐》贴发於【海外华人俱乐部---贝壳村】我的博客网页和网友共勉。词中有:“两鬓斑白居南天,常思同舟伙伴。”不料有位曾和我一同下乡的故友“燕赵秦汉”(网名)立即响应,在我的网页贴了一首《清平乐》如下:
燕赵秦汉:
可记得70年4月19日的山村风云。可记得君的感怀。
清平乐·春寒
1970年4月19日
夏雷未止,
突又逢秋变。
浪遏飞舟今才见,
遗下无穷后患。
屹立峻岭北边,
独迎柳明花暗。
山村沉睡猛惊醒,
方觉春早风寒。
我觉得这“好像”是我自己在插队期间所作的词。然而这首词我本人并没有保存,已经佚失近40年了,所以也不敢确认。想不到数小时后,“燕赵秦汉”又回帖说:
不是好像,就是你的大作。还有一首:
水调歌头·教训
1970年6月16日
方经远乡风,又见山镇雨。
历尽艰辛曲折,怎述悲与喜?
淡泊曾鄙瓦全,遭陷力趋玉碎。
屈身耻岂惜!
命途原多歼,机运本不齐。
时未至,骓不逝,何足奇。
激流应思勇退,反之枉充牺。
思迁非谓明哲,绝食难称智举。
终胜污清体。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
并且紧接着,又发来一首,是我下乡时的亲密战友张华当年写的一首和词。
和西兴《水调歌头·教训》
1970年6月19日 张华
春晓桃云拂,报开寒中泣。
又飞六十天地,四野梦依稀。
我见青山如故,青山笑我力疲。
“屈身耻岂惜”?
玉碎时悲壮,抱负流水寄。
苦功名,独迎风,猛惊起。
激流小舟孤沉,侧畔千帆挤。
疾风千里两足,痛悔永留今夕。
已是风雨静。
“教训”望世界,报花待春矣!
这三首词均保存有写作的时日,确属我们下乡期间的作品无疑。
现特将这三首词整理贴发,并稍加说明如下。
燕赵秦汉:回帖自称:“前俩字是妻的籍贯,后俩字是夫的籍贯。都是你的同学。”可见是一对夫妻的网名。妻子是河北人,丈夫是陕西人。既然故友坚持要打哑谜,而我内心尽管有几个人选,又不愿妄自猜测,权且就称其网名算了。我在【评论回复】说道:
贤伉俪把我四十年前所填的《清平乐》词保存至今,令我十分感动。多谢!
这首《水调歌头》我都记不起来了。真难为贤伉俪了。多谢!
张华,我文革时的亲密战友。1968年和我一起下乡。他先被招为陕西杨陵的农学院工人,后设法转为钢厂工人,回到省城。业余自学获大专文凭。1989年,因上街支持“六四”运动,而遭受牢狱之灾。出狱后被工厂开除公职,只好自己创业谋生。现和妻子经营一个中小规模的工艺装饰品公司。日子过得很好。
“夏雷未止,突又逢秋变。”暗喻两次知青抗争运动,均是随我一起下乡的知青伙伴所掀起的。第一次在1979年夏天,第二次在同年秋天。
近来我对有关知青抗争的回忆文章也颇为留心,还没有发现比我们更早的文革期间的知青抗争运动。不知可否称之为:文革中最早的知青抗争运动。请网友帮我核查核查。
“浪遏飞舟今才见,遗下无穷后患。”借毛主席《沁园春---长沙》的“浪遏飞舟”词句,暗喻我们知青的抗争运动失败。之后下乡所在地的当权者报复知青,给同学们日后的谋出路,造成许多后遗症。
总之,关于这几首词的故事很多、很长,容日后有机会再写。
我这二首下乡时期所填的词,以及一首当年战友的和词,能被故友保存至今,实在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令我不能不惊叹为:“知青时代的文物!想不到在网上也能发掘出文物!”
真是:“夕阳无限好,沉浸回忆中。”
【笔者按】贝壳村是我发文的大本营。原则上我先在这里发文,再转帖别的网站。这篇文章,是我的《自嘲---清平乐》词在【贝壳村】贴发后,根据我和网友之间的评论交流整理而成。昨日贴发在【情回中国---诗词古韵】。之后,觉得其中还有些新的信息,故稍加修订,帖为我的日志。
2009年5月26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