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王国维

作者:lixixing  于 2009-7-4 10:1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中华文化|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2评论

关键词:

     
                               国学大师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

    王家世代清寒。王国维幼年苦读,为秀才。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王利用公余,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1906年,王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在此期间,王撰写《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就自以前清遗民而处世。在此期间,王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研究。1916年,王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王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王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1924,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清华苑里这些国学导师桃李满天下,他们的门生和私淑弟子,遍充几代中国文史考古学界。

  1927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地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时正值他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王国维是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郭沫若评价说,王国维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李西兴按】三十前,我在国学大师徐中舒(1898—1991)先生门下读先秦史研究生。徐先生是王国维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时的学生。算起来,从学术承继关系上讲,王国维应该是我的祖师爷了。他的开创的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二重证法”,经徐先生继承发挥,成为历史学、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三重证法”(或称之为“多重证法”),即运用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考察资料,揭示先秦史上许多“语焉不详”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制度。

以下谨将1915年至19215月《观堂集林》成书,王国维(时年三十九岁至四十五岁)在文史考古(包括甲骨金文考释,石刻资料及英国伦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残卷等)以及古籍音韵等学术领域的部分重要论著转述如下:

1915年,撰《殷虚书契前编》一、二卷释文,作《洛诰解》,《鬼方昆夷猃狁考》(初名《古代外族考》)、《不期敦盖铭考释》、《三代地理小记》(包括《自契至于成汤八迁》、《说商》、《说毫》等)及《胡服考》。同年还撰《元刊杂剧三十种序录》,《古礼器略说》(下分《说俎》、《说盉》等)、《与林浩卿博士论洛诰书》及《生霸死霸考》。

    1916年,作《再与林博士论洛诰书》。撰成《史籀篇疏证》及序、《流沙坠简考释补证》及序、《周书·顾命考》及序、《国学丛编序》。撰《殷礼征文》、《释史》、《乐诗考略》(含《释乐次》、《周大武乐章考》、《说勺舞象舞》、《说周颂》、《说商颂》。《汉以后的传周乐考》)、《毛公鼎考释》及序。作《大元马政记跋》,校《水经注》。写《魏石经考》、《汉魏博士考》、《周书·顾命后考》及序,撰《汉代古文考》、《彊村校词图序》、《元秘书监志跋》、《隋志跋》及《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

     1917年,撰《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及序,《太史公年谱》、《古要竹书纪年辑校》及《自序》,《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及序,《殷文存序》、《乡饮礼席次图》。编就《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及序,作《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释旬》、《释昱》。撰《周代金石文韵读》、《唐韵别考》、《南越黄肠木刻字跋》、《玉溪生诗年谱会笺序》、《殷周制度论》、《商三勾兵跋》、《〈汉书艺文志举例〉后序》、《〈周代金石文韵读〉序》,《楚公钟跋》、《书论语郑氏注残卷后》、《唐尺考》、《裴岑纪功刻石跋》等。撰《韵学余说》、《江氏音学跋》、《五声说》。撰成《古本尚书孔氏传汇校》(稿本),并据《唐语林》以校《封氏闻见记》。

    1918年,校《尚书孔传》、《方言》等。撰《经学概论讲义》。校《净土三部经音义》。重订《唐韵校记》,校《一切经音义》并作跋。校陈辑本《苍颉篇》,抄毕并校定《唐写本唐韵残卷校记》,并附录《唐韵佚文》,作《匈奴相邦印跋》。为罗振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作序。作《释环玦》、《释珏释朋》、《释礼》、《重辑苍颉篇》及自序、《释由》。撰《校松江本急就篇》及序、《随庵吉金图序》。改定前所撰《唐韵别考》、《音学余说》,合为《续声韵考》。

    1919年,撰《书郭注方言后》(一、二、三)、《书尔雅郭注后》、《书契后编》上卷释文、《齐侯二壶跋》。校阅《徐俟斋先生年谱》,作《唐写本老子化胡经残卷跋》、《音学五书跋》。作《九姓回鹘可汗碑跋》、《重校定和林金石录》、《九姓回鹘可汗碑图记》、《摩尼教流行中国考》、《敦煌石室碎金跋尾》(含《唐写本残职官书跋》)等十数篇跋,均为日人狩野直喜寄来其游欧时所录英国伦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残卷而作。撰《西胡考》(上、下)及《续考》、《西域井渠考》、《曹夫人绘观音菩萨像跋》、《于阗公主供养地藏王菩萨画像跋》等。作《高昌宁朔将军麴斌造寺碑跋》、《书虞道园高昌王世勋碑后》、《重辑仓颉篇自序》。

    1920年校阅多种古籍,并作《天宝韵英陈廷坚韵英张戬考声切韵玄武之韵铨分部考》、《周玉刀考》、《顾刻广韵跋》、《某君像赞》、《徐母太囗人像赞》、《敦煌发现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残宋本三国志跋》、《魏曹望憘造象跋》、《影宋本孟子音义跋》、《日本宽永本〈孔子家语〉跋》。

    1921年,作《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一、二)5月,将数年间所写经史论文,删繁挹华,集成《观堂集林》二十卷,由乌程蒋氏出资刊行。

 

                                   ---李西兴转摘自【国学网】

 

 

  
     画家陈丹青绘清华国学院导师像。从左至右为
      李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
 
 
3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户人 2009-7-4 11:01
sf
回复 jeffersonforest 2009-7-4 13:04
唉,陈寅恪还是没逃过文化大革命,可惜!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1 15: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