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我发言的题目是汉字规范的新发展。新在什么地方?新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时间要素,一个是内容要素。新发展,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就进行了汉字规范。这次我们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是一个新的标准,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标准。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语言文字工作,非常重视教育的普及工作。这要有历史的对比,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现在我们的有文化的劳动大军几千万,没有教育的普及,能行吗?旧社会文盲遍天下,怎么赶超世界?所以,我们圆了几千年的梦。语言文字在这里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配合白话文、普通话,简化汉字。简化字我们有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不是在一个层次上,最重要的层次就是《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新旧字形对照表》,这是部级标准。其他的如《通用汉字表》、《常用字表》,都是在这三个表的精神指导下完成的。所以我讲这三个,而且要特别强调简化字。因为我们曾经公布过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在文革的后期,1986年经党中央批准,废止了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叫“二简”。废止“二简”以后,“一简”、“二简”搞不清楚,所以又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我们用字才有所遵循。有这个规范,就是标准,应该用什么、不应该用什么。这次是把前面的规范,做一个总和,零零星星地调整。这个调整是必要的,但是某种程度上也不方便了。你今天调整两个,明天调整两个,现在做一个整理。正好今年是建国60周年。我们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搞这样一个字表,确实有继往开来的必要。所以我希望大家关心和支持这个事儿。除了教育部、国家语委主要努力外,还要全社会的关心。决策要民主化,科学要民主化,这都关乎到发挥大家的才智,特别是大家都要用。
第二,畅想一下,从历史上说,大家了解的就是秦始皇的统一文字。公元前220年,秦统一了六国。他统一以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统一度量衡,书同文,统一文字。这个统一可是不含糊。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要中国统一,不配套是不行的。度量衡要统一。因为在战国的时候,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六句话都有一个“异”,他要改成“一”统一起来,就形成国家中央集权。因为当他统一以后,隶书已经在秦以前开始。这是文字发展本身的规律,求简便。到汉代隶书进一步发展,有了新隶体,然后逐渐过渡到楷书。秦始皇的功劳,就为汉字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小篆集中体现在《说文解字》上。我们的字形规范,找老祖宗找那儿去,要识别甲骨文、金文也去那儿找。这是文字学家唐兰先生说的一句话,中国历史上“书同文”两次,一次是秦始皇,一个是唐明皇。大家知道唐明皇,他编了一个书叫做《开元文字音义》。这个书没有流传下来。所以秦始皇到现在有2200年,前一千年的汉字(有)[由]篆变隶,变楷,后一千二百年汉字的稳定,就是这样一个大局面。唐明皇可以叫做“顺水推舟”。他没有秦始皇那种雄才大略,但是他符合历史的潮流。按照历史的潮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爱护、使用它,使用的好,就要有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