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抗战期间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前后变化及起因
转帖自【五星出东方】2009-8-20
(2)由于第一次缅甸战役,没有打通印缅道路,美国只得靠大型运输机,飞越喜马拉雅山,从印度向中国运输物质。运输量平均每月 1000吨左右,并不能满足需要。1942年,欧洲和太平洋战区都十分吃紧。美国无暇顾及中国战区,所以 1942 年到 1943 年上半年,中国战区比较平静,没有什么大的战事。1942年10月10日双十节,蒋介石向中国国民发表声明,强调中国已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四强(美英苏中)之一。英国首相丘吉尔听后说:“(中国)是四大强国之一,别是笑话吧。”1942 年10月以后,蒋介石开始向英美交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归还香港等殖民地。在废除租借领事裁判权方面,英美均表示同意。但在香港问题上,英国不肯让步。中英双方谈判一拖再拖。最后中方让步,于1943年1月11日和美英签订了香港问题除外的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协议。
可是在两天前的1943年1月9日,汪精卫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包括归还香港、废除租借领事裁判权等一切不平等条约的协议。国民党搞国民革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汪精卫作为蒋介石的老对手,赶在他以前签署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协议,让蒋介石十分不快。蒋介石说:“新条约一再拖延,让汪伪抢先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实为终身憾事。尽管人们对汪伪的条约,视同儿戏,但中美新条约晚于汪伪发表,仍难免让人感到难堪。”此后,蒋介石和英国的关系日渐冷淡,这也导致英国在1950年最早承认中共政权。因为当时,中共没有明确要求英国归还香港。
1943年下半年,盟军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均转入战略反攻阶段。罗斯福建议召开一次美英苏中四国首脑会议。但蒋介石不愿意和斯大林一起开会。因为蒋介石怕斯大林提出领土问题。假如斯大林在会议上,要求蒋介石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如果蒋介石承认了,就要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无法向国人交代;如果蒋介石不承认而美英两国又支持斯大林的话,中国就会在会议上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后来罗斯福提议,分别召开一个美英中三国首脑会议,和一个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蒋介石和斯大林都表示同意。
1943年11月,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进行了首脑会谈。这是蒋介石在二战中,唯一一次参加国际首脑会议。罗斯福邀请蒋介石一起开会,亦是希望蒋介石今后能主动积极对日作战。蒋介石在会上提出了中国的要求:战后返还日本武力夺取的东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罗斯福和丘吉尔均表同意。但在谈到对日作战问题时,蒋介石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罗斯福希望蒋介石尽快在中国开辟第二战场。蒋介石则言语支吾,推说中国军队的装备落后,补给困难,要等打通印缅道路,得到充分援助后,才可能发起大规模作战。罗斯福虽然对此口头上表示谅解,但内心还是十分不满。据罗斯福的儿子艾利沃特(Elliott)的回忆录,罗斯福在开罗会见了蒋介石后说:“我现在明白了。中国军队一心只放在监视共产军上,根本无心和日军作战。我相信蒋介石的确在妨碍史迪威的训练计划。”
随后召开的德黑兰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上,斯大林对罗斯福的中国政策表示不满。斯大林说:“既然中国人要求收回东四省、台湾,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打。根据中共提供的情报,蒋介石并没有把美国的援助用于抗日,而是储备起来准备将来与共产党打内战。如果中国军队不更加积极作战的话,美国就不该再给他们援助了。”斯大林要求罗斯福支援积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部队,罗斯福答应考虑。当时一些美国记者到延安采访,写了不少赞美共产党清廉、八路军勇敢善战的报道。
与腐败的国民党政府相比,美国人对中共产生了好感。一部分美国人甚至认为,既然国民党不积极抗日,美国就应该直接支持中共抗日。此后美国积极与[中国]共产党接近。美国接近[中国]共产党,并不是美国人支持共产主义,而是美国人想利用共产党的军队打击日本。史迪威公开批评蒋介石把美国提供的武器优先装备自己嫡系部队的作法。史迪威说:“美国军援的分配,应该以军队能否作战作为标准,包括共产党的八路军在内。”
开罗会议上,蒋介石以为罗斯福同情中国,对中国有求必应,向美国提出了不少条件。最大的要求,是美国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当时罗斯福不好(薄)[驳]蒋介石的面子,直接拒绝。只是说他个人同意,但要经过国会批准。但蒋介石以为罗斯福个人同意,就等于美国同意了,多次向罗斯福催要这10亿美元。在开罗会议上,决定中国军队和英国海军,于1943年年底,发起第二次缅甸战役,夺取印缅道路。但后来美英更变了作战计划,英国海军不配合中国进攻。罗斯福要求中国先单独发起第二次缅甸战役。罗斯福发电给蒋介石:“阁下同意计划的变更吗?”蒋介石回电说:“如果阁下给我10亿美元,再把空运量加倍的话,我就同意。”
蒋介石强调,除非有英国海军配合,或者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否则中国就要把第二次缅甸战役,推后到 1944 年雨季以后。蒋介石的态度激怒了美国人,只张口要钱,不出兵打仗,和以往的中国军阀又有什么两样?史迪威质问蒋介石:“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的话,中国就要停止抗战吗?”蒋介石回答说:“中国已经单独抗战6年了。”史迪威反问道:“这也能作为条件吗?”蒋介石无言以对。
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决定在中国成都修建机场,作为美军飞机轰炸日本的基地。蒋介石动员了45万民夫,在不用任何机械的情况下,仅用60天修建成了机场。机场建成后,蒋介石给罗斯福送去了帐单,要求美国支付机场建设费用8亿美元。罗斯福接到蒋介石的电报后,大怒:“修个机场要这么多钱,简直成了无赖欺诈。”罗斯福给蒋介石回电,强硬地说:“请阁下协助史迪威的作战计划,向缅甸的日军发起攻击,否则美国将断绝一切援助。”
可是在两天前的1943年1月9日,汪精卫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包括归还香港、废除租借领事裁判权等一切不平等条约的协议。国民党搞国民革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汪精卫作为蒋介石的老对手,赶在他以前签署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协议,让蒋介石十分不快。蒋介石说:“新条约一再拖延,让汪伪抢先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实为终身憾事。尽管人们对汪伪的条约,视同儿戏,但中美新条约晚于汪伪发表,仍难免让人感到难堪。”此后,蒋介石和英国的关系日渐冷淡,这也导致英国在1950年最早承认中共政权。因为当时,中共没有明确要求英国归还香港。
1943年下半年,盟军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均转入战略反攻阶段。罗斯福建议召开一次美英苏中四国首脑会议。但蒋介石不愿意和斯大林一起开会。因为蒋介石怕斯大林提出领土问题。假如斯大林在会议上,要求蒋介石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如果蒋介石承认了,就要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无法向国人交代;如果蒋介石不承认而美英两国又支持斯大林的话,中国就会在会议上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后来罗斯福提议,分别召开一个美英中三国首脑会议,和一个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蒋介石和斯大林都表示同意。
1943年11月,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进行了首脑会谈。这是蒋介石在二战中,唯一一次参加国际首脑会议。罗斯福邀请蒋介石一起开会,亦是希望蒋介石今后能主动积极对日作战。蒋介石在会上提出了中国的要求:战后返还日本武力夺取的东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罗斯福和丘吉尔均表同意。但在谈到对日作战问题时,蒋介石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罗斯福希望蒋介石尽快在中国开辟第二战场。蒋介石则言语支吾,推说中国军队的装备落后,补给困难,要等打通印缅道路,得到充分援助后,才可能发起大规模作战。罗斯福虽然对此口头上表示谅解,但内心还是十分不满。据罗斯福的儿子艾利沃特(Elliott)的回忆录,罗斯福在开罗会见了蒋介石后说:“我现在明白了。中国军队一心只放在监视共产军上,根本无心和日军作战。我相信蒋介石的确在妨碍史迪威的训练计划。”
随后召开的德黑兰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上,斯大林对罗斯福的中国政策表示不满。斯大林说:“既然中国人要求收回东四省、台湾,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打。根据中共提供的情报,蒋介石并没有把美国的援助用于抗日,而是储备起来准备将来与共产党打内战。如果中国军队不更加积极作战的话,美国就不该再给他们援助了。”斯大林要求罗斯福支援积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部队,罗斯福答应考虑。当时一些美国记者到延安采访,写了不少赞美共产党清廉、八路军勇敢善战的报道。
与腐败的国民党政府相比,美国人对中共产生了好感。一部分美国人甚至认为,既然国民党不积极抗日,美国就应该直接支持中共抗日。此后美国积极与[中国]共产党接近。美国接近[中国]共产党,并不是美国人支持共产主义,而是美国人想利用共产党的军队打击日本。史迪威公开批评蒋介石把美国提供的武器优先装备自己嫡系部队的作法。史迪威说:“美国军援的分配,应该以军队能否作战作为标准,包括共产党的八路军在内。”
开罗会议上,蒋介石以为罗斯福同情中国,对中国有求必应,向美国提出了不少条件。最大的要求,是美国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当时罗斯福不好(薄)[驳]蒋介石的面子,直接拒绝。只是说他个人同意,但要经过国会批准。但蒋介石以为罗斯福个人同意,就等于美国同意了,多次向罗斯福催要这10亿美元。在开罗会议上,决定中国军队和英国海军,于1943年年底,发起第二次缅甸战役,夺取印缅道路。但后来美英更变了作战计划,英国海军不配合中国进攻。罗斯福要求中国先单独发起第二次缅甸战役。罗斯福发电给蒋介石:“阁下同意计划的变更吗?”蒋介石回电说:“如果阁下给我10亿美元,再把空运量加倍的话,我就同意。”
蒋介石强调,除非有英国海军配合,或者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否则中国就要把第二次缅甸战役,推后到 1944 年雨季以后。蒋介石的态度激怒了美国人,只张口要钱,不出兵打仗,和以往的中国军阀又有什么两样?史迪威质问蒋介石:“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的话,中国就要停止抗战吗?”蒋介石回答说:“中国已经单独抗战6年了。”史迪威反问道:“这也能作为条件吗?”蒋介石无言以对。
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决定在中国成都修建机场,作为美军飞机轰炸日本的基地。蒋介石动员了45万民夫,在不用任何机械的情况下,仅用60天修建成了机场。机场建成后,蒋介石给罗斯福送去了帐单,要求美国支付机场建设费用8亿美元。罗斯福接到蒋介石的电报后,大怒:“修个机场要这么多钱,简直成了无赖欺诈。”罗斯福给蒋介石回电,强硬地说:“请阁下协助史迪威的作战计划,向缅甸的日军发起攻击,否则美国将断绝一切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