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4)

作者:lixixing  于 2009-9-5 07:5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中华文化|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关键词:

 
抗战期间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前后变化及起因   
转帖自【五星出东方】2009-8-20 
 
    (4)1944年春季开始,日军又在中国大陆重新发起了攻势。由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连连败退,海上运输线被美军切断。为此,日军设想在中国大陆打通一条从满洲到越南的陆上通道,攻占美军在中国大陆的军用机场。日军打通中国陆上通道的一号作战开始后,结集50多万军队向豫湘桂地区大举进攻。驻河南的汤恩伯守军40余万,面对5万多日军的进攻,竟然全线溃败。前后不过38天,河南全省就被日军占领。守军司令汤恩伯首先脱离战线逃走,而且还命令他部队中800辆卡车中的600辆,为他和他的妻妾亲戚们搬运财宝家私。
  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守军无心抵抗,军官们则忙着把自己的亲属财产转移到安全的内地,在战场上甚至出现几百人的日军败走上万人中国军队的状况。在历时八个月的一号作战中,中国军队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丧失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大部和贵州一部,丢失大小城市
146座及美军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在已成为强弩之末的日军面前,中国军队居然连连溃败,很多情况下甚至是望风而逃。
  罗斯福对中国军队的表现非常不满。为什么中国军队一再败退?罗斯福派副总统华莱士到中国视察,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时延安的中共,乘机发动宣传攻势,声称他们想对日军发起反攻。但国民党政府不让他们对日作战,希望美国直接向延安提供军事援助,50万共产党军队就会立即向日军发起反攻。中共同时利用美国人喜欢民主的心理,大打民主牌,指责蒋介石政权不讲民主。驻扎重庆的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林祖函等人,也频繁出入美国在重庆的大使馆,抱怨蒋介石政府压制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
  与蒋介石政府的避战保存实力相比,中共的积极对日作战姿态,以及尊重民主自由的宣传,使不少美国人耳目一新,对延安大有好感。不少美国记者到延安采访,也称赞延安政府清廉,人民抗战热情高涨。罗斯福派副总统华莱士到中国时,特别提出,要派一个观察小组到延安视察。蒋介石最初不同意美国人访问延安。但在华莱士的再三坚持下,被迫同意美国观察小组访问延安。
  
1944 618日华莱士到达重庆,蒋介石为了给华莱士一个好印象,把重庆的乞丐全部关进了收容所。但华莱士对重庆政府的印象仍然很糟,华对蒋介石政府的评价是:一个由地主、军阀和银行家支持的落后无知的政府。华莱士到达第二个访问地昆明后,向罗斯福发了如下的电报:我们对蒋介石的支持,恐怕是一项短期投资。他实在没有治理战后中国的智慧和政治力量。战后中国的领袖大概将会通过政治变革,或革命的方式产生出来。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战后中国的领袖出自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美国驻中国战区最高参谋史迪威,多次向罗斯福建议,改革中国军队。这时罗斯福也开始感到,史迪威的建议是必要的。考虑让史迪威接替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的最高指挥官。194477日,罗斯福发电给蒋介石:鉴于中国战局危急,我感到有必要让史迪威指挥在中国的全部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包括共产党军队在内……我理解阁下对史迪威将军的感情。但是我找不出另外的人选,具有史迪威那样的能力和决心,能够实现我们打败日本的远大计划。为此我把史迪威晋升为四星上将。请阁下把中国战区的军队指挥权移交给史迪威将军。
  由于中国军队在日军一号作战攻势下连连惨败,蒋介石也不好公开拒绝移交军权。但作为政坛老手的蒋介石,巧妙地使用拖延战术。蒋介石给罗斯福回电说,原则上同意把中国军队的指挥权移交给史迪威。但请罗斯福给他一些时间,仔细考虑让史迪威担任全权指挥的具体办法。同时蒋介石立即派宋子文到美国活动,拉拢美国政界要人为他说情。
  
823日,蒋介石又接到罗斯福发来的电报,催促他把中国军队的指挥权移交给史迪威。这是罗斯福的第四封催促电报。因此蒋介石不得不作出一些表面的让步,请罗斯福派一个特使,来华协调移交军权的工作。罗斯福便派赫尔利为特使,于96日到达重庆。912日,蒋介石与赫尔利特使的会谈,达成以下结果:一、史迪威的职务名称定为中华民国陆、空军前敌总司令;二、史迪威亲自指挥中国陆、空军对日作战,但作战计划须经军事委员会审议;三、史迪威对其管辖部队,可依据中华民国法律实施奖惩任免之权。
  
913日,史迪威会见了中共代表,中共代表转交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致史迪威的电报,表示愿意把中共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史迪威。史迪威大喜,答应给中共装备五个美式机械化师。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lixixing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9 04:2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