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抗战期间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前后变化及起因
转帖自【五星出东方】2009-8-20 18:49:21
(7)国民党腐败官员,层层克扣本来就不多的军费。前线战斗部队的军饷经常拖欠,有的部队甚至连足够的军粮都领不到。士兵们掠夺抢劫老百姓,成为家常便饭。军官们为了贪污军饷,往往多报士兵的人数。一般部队的实际士兵人数,只有纸面上人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加之国民党军采用“抓壮丁”的强征士兵方式,士兵逃亡十分严重。从福建强征的士兵,只有十分之一到达贵州前线。1944年参加“一号作战”的日军,基本都是装备训练较差的预备役军队。但在中国军队面前,还是“战无不胜”。
抗战末期,由于国民党的腐败,国民党军队的素质,比1937年抗战初期时下降了很多。加之抗战末期物价飞涨,国民党高级军官为了确保经济收入,各军队开始经商。军官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经商上,更加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各城市的城防司令部,成为变相的商业性机构。商人要依托军人的特许和保护,才能从事商业活动。蒋介石的侍从唐纵,在1944年6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在东南走私经商的不是党政机关就是军队,而纯粹商人走私经商已不容易了。这是实在的话。今日犯科作奸的,都是有力量的人。政治的败坏,自上而下,所有经济政治军事全坏了。如果不能彻底有所改革,社会真是不可收拾。”
1944年7月蒋介石在黄山召开“整军会议”。会上讨论的不是对日作战的战略战术问题,而是中国军队的体制弊病。蒋介石在会上气愤地说:“自从这次中原会战与长沙会战失败以来,我们国家的地位,军队的荣誉,尤其是我们一般高级军官的荣誉,可以说扫地以尽。外国人已经不把我们军人当做一个军人,这种精神上的耻辱,较之于日寇侵占我们国土,还要难受……在撤退的时候,若干部队的官兵,到处骚扰,甚至奸淫掳掠,弄得民不聊生。这样的军队,还存在于今日的中国,叫我们怎样做人?……我看到红十字会负责人送来的一个在贵州实地看到的报告,报告新兵输送的情形。真使我们无面目做人,真觉得我们对不起民众,对不起部下!据报告人亲眼看到的,沿途新兵,都是形同饿殍,瘦弱不堪。而且到处都是病兵,奄奄待毙。有的病兵走不动了,就被长官枪毙在路旁……我常常听到各地来渝的人说,我们各军事机关的主官,交际应酬真是应接不逞。有的一顿饭要吃两、三处地方。我听了这种报告,真是痛心!现在是什么时候,前方官兵过的是什么生活?而我们天天还在宴会。我曾经三令五申,不许随便请客。但是大家一点都没有做到,腐败堕落到了这种地步。试问我们成什么军队?成什么政府?”
尽管蒋介石下决心整顿军风军纪,要求大家“知耻图强”。但该次整军并没有收到多大效果。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恐怕比蒋介石亲口描述的还要糟糕一些。大概不会有人指望,这样腐败的军队还能打胜仗。1944年末,国民党占领区已经缩小到西南数省,重庆被日军占领好象已经是时间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也是不难理解的。
作为对照,延安共产党的表现,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美国人最早到达延安的是一批新闻记者。这些记者异口同声地报道说,延安共产党政府行政清廉,军队的军纪军风良好,深得老百姓的支持。美国记者的报道使不少美国人把中共视为中国“进步势力”的代表,称延安代表“民主的中国”,而重庆代表“封建的中国 ”。美国新闻界对中共的正面评价,也影响了美国政界的对华政策。美国人不得不考虑,美国支持一个腐败无能的政府,并予以大量的物质援助,这样做值得吗?如果把这些援助提供给清廉进步的中共,是不是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呢?
前中国战区美军最高参谋史迪威,单纯从军事上考虑利用共产党的军队打击日本人,而美国总统罗斯福考虑的更远一些。他希望把中共从苏联拉入美国一边,不仅成为美国军事上的同盟,而且成为战后美国政治上的同盟。当然在美国反共的大气候下,罗斯福不可能支持中共建立政权。于是萌发了建立国共联合政府,把中国变成美国的一个有生命力盟友的想法。
另外很多美国人,并不认为中共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政党。美国大使馆官员戴维斯在写给国务院的报告里,评价中共说:“中共里面基本上没有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与其说他们是共产党,不如说他们是一个农民民主党。”同样苏联的斯大林也称中共是“马戈林共产党”(马戈林:MARGARLINE人造黄油、非纯正的)。
1944年6月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重庆时,提出美国要派一个代表团到延安。蒋介石迫于美国的压力,只好同意美国派一个十几人至二十几人的小型代表团到延安。团长为鲍瑞德,代表团中还有中共的“朋友”,美国大使馆三等秘书谢伟斯。谢伟斯在重庆美国大使馆任职期间,就与中共重庆办事处的周恩来等人结为朋友。 1944年8月23日,毛泽东同谢伟思谈话时说:“中共并不指望俄国人的帮助。美国不必担心我们不肯合作。我们一定合作,我们必须得到美国的帮助。”
毛泽东向美国放出“远苏近美”的气球,也是有国际背景的。毛泽东执政后,在中共党内批判了王明的“国际派”。1942年的“整风运动”后,更进一步肃清了“国际派”在中共的影响,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而苏联一直支持王明,所以毛泽东上台后,中共和苏联一直存在不小的分歧。抗战爆发后,苏联主要援助的是蒋介石政府,对延安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援助。所以中共考虑放弃苏联而与美国结盟的可能性。
这时中共在理论上,也开始摆脱共产主义的色彩。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表明中共当前的任务,不是搞社会主义,而是搞基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新民主主义”。毛泽东提出:在中国搞社会主义是在实现“新民主主义”后,国家完成工业化建设以后的遥远事情。中共的“新民主主义”设想,在某种程度上打消了不少美国人对中共搞赤化的恐惧感。谢伟斯写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说:“毛泽东并不想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相反中共试图依靠资本主义,来发展中国落后的经济。现在中共与苏联以及共产国际并没有密切关系。中共认为美国比苏联更可以依赖。”
中共明白美国人喜欢“民主”,所以尽量树立民主的形象赢得美国人的好感。中共声称在他们的解放区里,地方政府已经或者正在由人民选出,中共在地方政府组成方面,实行“三三制”,即党内人士、党外民主人士、工农代表人士各占三分之一。同时召开边区参议会,实行与党外民主人士的民主合作。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演说》中说:“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站在民众之上。各位代表先生们、各位同志们,共产党的这个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是永远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