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影响新中国的60位外国人
1.牛顿 (1642—1727)
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他的经典力学绝不只是影响了自然科学界、工业和技术界,更重要的是唤醒了人们对科学真理的认知,从而推动了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思想革命。牛顿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也为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社会运动提供了舆论准备。此外,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苹果落地”的故事,1891年就已传到中国,成为教育和启迪青少年的著名范例。
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科学家逸事,莫过于牛顿“苹果的故事”;最广为人知的科学家名言,是牛顿的“贝壳”。广东作家秦牧,取义于牛顿这一名言的《艺海拾贝》,还有诸如《科海拾贝》之类的书,表明了牛顿名言在中国的深刻影响力。进入21世纪,飞船设计师们正是在充分尊重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前提下,计算了飞船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而航天员则在太空亲身体验了地心引力消失时的奇异和快感。(叶永烈)
2.卢梭 (1712—1778)
瑞士兼法国籍的哲学家、作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思想家,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和《忏悔录》等。在对现代中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恐怕没有哪一位比卢梭更具吸引力。他是“五四运动”青年一代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旗帜;他在《爱弥尔》中阐述的尊重人性的教育理念,曾启发过一代又一代中国教育家;他在《忏悔录》中表现出来的自我解剖的勇气,至今感染着我们……可以说,浪漫的、激情的卢梭,一直是中国青年的知音。无论何时,只要阅读他,走近他,人们就会产生共鸣,从中获取面对现实的力量。
以卢梭为代表的“天赋人权”思想传到我国后,一度被称为是给古老中国开出的一剂“济世良方”。卢梭在文学方面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可小视。很多读过他写的《爱弥尔》、《忏悔录》等著作的人,都会被他的浪漫与真诚深深打动。著名作家巴金曾不止一次说过,卢梭是教他“讲真话的启蒙老师”。改革开放以来,文学的卢梭与思想的卢梭并进,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卢梭有关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的论述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丁刚)
3.贝多芬 (1770-1827)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为 “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在中国非常流行,其高昂、奔放的风格吸引了一代代中国人。
有学者做过统计,关于贝多芬的传记和作品分析等中文著作共有134种,中国人把贝多芬称为“乐圣”。有关他故事的散文被收入中学课本,对于成千上万学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孩子们来说,贝多芬是永远的音乐之王。在《贝多芬在中国》的音乐话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颇能代表中国人对贝多芬的热爱之情:“近180年来,经历了被误解、践踏、利用的命运后,你的音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理解、热爱,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丁刚)
4.安徒生 (1805—1875)
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在中国,人们太熟悉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了。跟随他前行的,有翻译家叶君健,有冰心、叶圣陶等一个又一个儿童文学家。对许多人来说,因为有了他,儿时的回忆多了一些温馨与快乐。
安徒生的童话,始终是中国孩子的最爱。他所创造的感动,是跨越文化和生活方式限制的。他的童话,甚至在我们还不知道他这个人的时候,就已经熟悉了。这是我们人生最初的滋养。以至我们习而相忘,甚至分不清哪个是他写的故事。我们在一派天真中,感悟了人间的忧伤和痛苦的一面。我们从《海的女儿》知道了为爱牺牲的真挚;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体验了贫困的痛苦和幻想的美好;从《丑小鸭》感悟了每个生命都具有的向上飞腾的价值;从《皇帝的新衣》明白了装腔作势的可笑。这些对于中国人的成长都有深刻影响。在中国剧烈变动的20世纪,安徒生所给予我们的,是一种不变的温暖和永恒的价值。而从丹麦文翻译了《安徒生童话全集》的叶君健先生的功绩也是值得记住的,他的这一翻译作品文笔优美流畅,堪称妙品,可以被视为新中国文化的重要收获,也是跨文化理解的重要经典。(张颐武)
5.达尔文 (1809—1882)
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赫胥黎宣传达尔文主义的重要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被严复翻译为《天演论》,将其核心思想概括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当时以及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达尔文及其学说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在19世纪后叶至20世纪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与中国人的忧患心态产生共鸣,激起“救亡图存”的强烈意识,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改变了传统知识分子所认同的社会道德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有关达尔文学说及其对中国影响的研究更加深入。人们认识到,早期对达尔文理论的介绍有一些偏颇之处,带有浓厚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色彩。(丁刚)
6.马克思 (1818—1883)
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被广泛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对东方的民族解放和反帝运动,持强烈同情和支持态度。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俄国、中国等国的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历史角度看,它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革命理论,适应了中俄等国发生社会革命的现实。在21世纪,马克思被公认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即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思想家,也承认他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杰出的“病理”分析家。
一个近200年前出生的德国人,从来没有到过中国,其思想却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这个德国人就是马克思。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口号中,有两个外国人的名字,而且这两个外国人的名,字从建国到现在一直都没变。一个是马克思,一个是列宁。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是近代最著名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哲学理论之一,马克思本人也被广泛认为是千年伟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指路明灯,也是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