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中国的60位外国人(2)

作者:lixixing  于 2009-9-22 10:0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中华文化|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关键词:

 

影响新中国的60位外国人

 

      7.恩格斯 (1820—1895)
      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作为马克思的战友,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的代表著作,有《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共同起草)和《反杜林论》等。恩格斯还是当时欧洲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组织者、领导者和指导者。
    在中国人看来,恩格斯和马克思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国庆节,他们的画像经常被并排竖立在天安门广场。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在理论思维上极具天才,在哲学、历史学、自然辩证法、语言学、军事学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和独到看法。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了系统的阐述。恩格斯的著作在中国被广泛阅读,产生了巨大的理论影响力。(丁刚)

      8.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俄国文学家,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和《战争与和平》等。
    列夫•托尔斯泰在中国的影响,更多的是在文学和美学的范畴之内。他的作品和他本人活动的主题思想———改革的思想,还很少得到人们深刻的认知。他的简朴无华,几乎没有任何标志的坟墓对所有瞻仰过的中国人都产生过极大的震撼———伟大源于平凡,盛名蕴于无华。他对于沙皇制度的改革愿望、对于劳作者的同情、对于社会变动的期待以及他所希望的、期待的因无法实现而带来的失望,甚至绝望,正是认识他的关键。(闻一)

      9.诺贝尔 (1833-1896)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奖的创立者。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所以,他也是工程师、实业家。诺贝尔逝世前,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颁发给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个领域(后添加了“经济”奖)成就最突出的人。
    那个制造炸药的诺贝尔,可能对中国来说并不意味着什么,但是以他命名的“诺贝尔奖”对中国影响就大了。
    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感情复杂,一方面它代表着科学艺术的巅峰,为中国人不断向往和追求。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以及印度都诞生过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日益崛起的中国,却至今没有零的突破,成为国人难以释怀的心结。
    但另一方面,诺贝尔奖也曾多次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一些奖项近年来被人为操纵,成为干涉中国内政的工具。比如诺贝尔和平奖就曾经授予达赖等人,令中国人对其科学与公正性表示怀疑。(金点强)

      10.弗洛伊德 (1856—1939)
      奥地利人,著名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
上世纪80年代初,弗洛伊德的著作在中国风靡一时。读弗洛伊德成了一种时髦。真正读完他的著作的人恐怕没有多少,而读了弗氏著作的很多人,也未必能理解他的理论。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学写作中出现了意识流的手法,心理治疗成了一门新兴行业。我们开始懂得什么叫人性,懂得“人”字应当大写。这对刚刚呼吸到改革开放新鲜空气的一代人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蒙意义。(丁刚)

      11.泰戈尔 (1861—1941)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无论如陈独秀类型的革命家,还是冰心类型的作家,都以各自的理解把泰戈尔及其作品介绍进中国,让更多读者从中得到精神的鼓励和情感的滋润。泰戈尔又是少有的几位亲自访问过中国的世界文豪之一。他在1924年访问中国的轰动,使他不仅仅属于文学,也成为东方两个文明古国交汇于现代的一个符号。(丁刚)

      12.高尔基 (1868—1936)
      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亲身经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是苏维埃政权在文学文化艺术界的代言人。他一生的重要作品(包括《母亲》,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以及《克里木•萨姆金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国外写成的。1931年,他回国定居,在政界和文化界都拥有至尊的地位,并且生活条件极为优越。但回国定居后,再也没有写出有重大影响的作品来。列宁时期,他写过《不合时宜的思想》,表达出对十月革命的不理解和不接受的心境和思想,因而受到列宁的严厉批评。
    中国读者受他呼吁变革和革命的《海燕之歌》的震撼,为他的不幸童年和艰难的生活道路而唏嘘。至今,《海燕之歌》的朗诵,仍是中国舞台上常见的节目。在中国,《母亲》是激发人们革命意识,并投身革命的一大思想因素,而自传三部曲则成为年轻人奋斗自强的楷模。[由]斯大林归纳、[并被]高尔基极力阐述和维护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文学大旗,对我国的文学艺术界产生过并仍在产生重大的影响。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5 23: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