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中国的60位外国人(9)

作者:lixixing  于 2009-9-22 10:5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中华文化|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关键词:

影响新中国的60位外国人

 

45.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19911月,布什总统在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他促使苏联、东欧发生演变,脱离社会主义制度,德国统一,冷战结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布什坚决主张由联合国出兵干涉,亲自参与并指挥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并打赢了海湾战争。20世纪70年代,布什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期间,他和夫人芭芭拉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北京的大街小巷,既健身,又能直接了解中国社会,接触普通百姓。这位来自“汽车王国”的外交官的行为,一时被传为佳话。有人把布什称为“骑自行车的大使”。布什夫妇骑车在天安门城楼前的留影,一再出现在报刊杂志上。鉴于对中国有充分认识,他对华奉行了友好政策。

老布什的主要政治遗产在外交方面,内政则乏善可陈。老布什在任内带领美国成功走过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帮助德国实现统一,领导美军赢得第一次海湾战争,为冷战后美国的“一超”地位奠定了基础。上世纪70年代中美和解之后,老布什曾担任第一届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后来又帮助中美两国关系从冷战型向后冷战型实现部分调整,因此也被相当多的中国外交界人士和媒体认定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布什的对华政策对其子小布什也起了一定作用。(金灿荣)

 

46.撒切尔夫人 (1925-)

    在英国历史上,恐怕没有人比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夫人,创造了更多的第一。她是英国保守党这块“男人的天地”里的第一位女领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而且是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记录的女首相。英国自19世纪初叶,利物浦勋爵连任三届共15年以后,再没有任何一位首相有如此之长的执政时间。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所推行的一套政策而被冠之以“主义”和“革命”的首相。英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丘吉尔也稍逊色。撒切尔夫人曾4次访问中国,1984年在北京代表英国政府,与代表中国政府的赵紫阳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香港回归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与美国前总统里根一样,撒切尔夫人成为西方近30年政治保守主义(经济学上的新自由主义)风潮的代言人。因其对苏态度强硬,而获“铁娘子”称号。此称号曾在中国媒体上风靡一时。在撒切尔夫人任期内,中英达成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协议。(金灿荣)

 

47.菲德尔·卡斯特罗 (1926- )

    古巴领导人,1962年起担任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第一书记。1965年该党改名为古巴共产党后,他担任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至今。卡斯特罗在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在古巴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上一待就是49年。他给中国人的印象是绿军装,大胡子,叼着雪茄烟。古巴与中国建交的时间是1960年,也是美洲地区跟中国建交最早的国家。而卡斯特罗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向世人宣告古巴要与中国建交。1960年,古巴人民全国大会在首都哈瓦那进行。卡斯特罗突然向台下的近百万古巴人民大声询问:古巴人民是否愿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听到群众高喊“同意”,他突然把身边的驻古巴新华社负责人拉出来说:中国代表已经在这里了。从现在开始,让台湾(中华民国)代表马上离开古巴!毛泽东在1960年说:这么一个小国,敢在美国身边搞革命,并取得成功。研究古巴革命很有必要。尽管中古之间有过不愉快,但友好是主流。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古关系曾非常紧密。但随着中苏分裂,而古巴站在苏联一边,中古关系又一度疏离。冷战后中古关系再度接近,卡斯特罗的传奇人生和个人魅力,也再度成为中国媒体报道的热点。(金灿荣)

 

48.阿尔温·托夫勒 (1928- )

    未来学家,《第三次浪潮》作者。当互联网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叹服于托夫勒理论的前瞻性。20多年前,他在论著《第三次浪潮》中把人类历史归纳为三次浪潮: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计算机文明。他认为,由于新技术浪潮的出现,发展中国家可以重新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20年前,《第三次浪潮》在中国同样引起巨大反响。“就像革命的先辈一样,我们的使命注定是创造未来。”———托夫勒书中的煽情,一时间令无数中国莘莘学子豪情满怀。20年来,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电子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已经印证了托夫勒的预见。有人这么说:“托夫勒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直接的财富,但他给了人们一个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方法。”

    托夫勒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第三次浪潮》无疑是冲击了我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著作。这部写法生动、富于鼓动性和激情,但似乎稍嫌粗糙的著作,震撼了当时的中国。这部书对于正面临着“改革开放”的中国,是一种全新观念的引进,又是让我们反思自身的落后、引发新的梦想和激情的著作。可以说,托夫勒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让中国人获得了一种对于未来的新视野。托夫勒意外地遇到了刚刚试图超越“冷战”框架和思维的中国人,激发了他自己不可能预料的变化。这对于中国走向今天的崛起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张颐武)

 

49.乔治·索罗斯 (1930- )

    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索罗斯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以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令华尔街同行望尘莫及。1997年,索罗斯以洗劫泰国为始,对东南亚金融市场发起攻击,造成该地区严重的金融危机。同年7月,索罗斯又对刚刚回归中国的香港发起进攻。为保证香港的持续繁荣与社会稳定,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政府捍卫港币稳定。索罗斯对东南亚的进攻,自此遭遇挫折。

    金融怪才犹太人索罗斯,对中国人的影响超过任何金融理论家。他的职业合法性,使中国从《刑法》中剔除了金融“投机倒把”罪,还使许多中国文科状元扎堆报考“经济与金融”专业。他的钱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他的话,有时和美联储主席一样重要。尽管1997年,他在香港股市投机中没有得手,但他始终在找寻狙击人民币的机会。中国以举国之力对付索罗斯,虽然没有给他可乘之机,但中国金融、币值、资本市场的改革被迫滞后。不过歪打正着的是,让中国在2008年金融风暴中躲过一劫。索罗斯一直赞扬中国,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此将信将疑。(何茂春)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7 22: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