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中国的60位外国人(11)

作者:lixixing  于 2009-9-22 11:0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中华文化|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1评论

关键词:

影响新中国的60位外国人

 

55.米卢蒂诺维奇 (1944- )

    前南斯拉夫人,[世界最著名的足球主教练。他]曾效力于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游击队队、法国摩纳哥队和尼斯队、瑞士的温特图尔队。[]曾入选南斯拉夫国家队,1977年退役。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连续4届率领不同国家的国家队打入世界杯16强的主教练。2002年,他带领中国队参加韩日世界杯,成为中国足球队第一次进入世界杯的功勋教练。

因为这个人,我们屡败屡战的足球,曾经有了一个走进“世界杯”决赛的机会。到目前为止,这位机敏的前南斯拉夫人、著名的足球教练带的中国队的战绩,仍然是最好的。他既是一个优秀的教练,又是一个聪明、善于适应环境的人。他开朗,精于和媒体打交道,有第一流的表演能力,会做人;也有将一个并不强的球队整合起来的足够的柔韧和强硬。这一切都让他在中国成功,在一个很多外籍教练水土不服的环境中成功。他知道他的长处,并发挥到了极致。他知道让人们喜欢他的公关技巧和快速审时度势的能力,因此他在中国足球界游刃有余。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中国媒体和公众中,他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也让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人民得到很多快乐。当然,随着中国队在世界杯的失败,米卢离开了,但他的魅力和风度会让我们记起那个时期,特别是今天中国足球格外不景气的时候。(张颐武)

 

56.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1947- )

    美国人,好莱坞著名导演,执导的著名作品有《大白鲨》、《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人工智能》等。斯皮尔伯格开创了娱乐片的新风格,成为西方大片的代表。在人们印象中,好莱坞似乎永远是娱乐化的代名词。斯皮尔伯格却如同天马行空一般,潇洒地挥出惊世骇俗的一剑,令中国观众和电影人刮目相看。从《大白鲨》、《外星人》、《侏罗纪公园》,再到《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他不断变化着招式,如一个出色的魔术师,把娱乐性、题材的严肃性、虚幻的美妙诡异、细节的逼真渲染等要素拿捏得恰到好处。

在当今中国,斯皮尔伯格几乎成了美国大片的同义语。哪家没有“收藏”几张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美国大片呢?斯皮尔伯格开创了娱乐片的新风格。他的电影改变了众多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的看法,成为急于走向世界的中国导演模仿学习的教材。随着美国大片走进中国的影院,美国文化对中国青年一代的影响,也迅速扩展开来。(丁刚)

 

57.伯纳斯·李 (1955- )

    英国科学家、互联网的发明者。伯纳斯·李于1990年在欧洲核研究所任职期间,发明了互联网,使得数以亿计的人,能够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伯纳斯·李并没有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无偿地向公众公开了他的发明成果,从而使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发展。

    论知名度,伯纳斯·李在中国远不如爱因斯坦、牛顿和诺贝尔,然而一提到他的“俗称”———“互联网之父”,谁都明白他的巨大影响力。

    伯纳斯·李这名字中的“李”(Lee),仿佛他是一个外籍华人。其实他是地地道道在伦敦出生的英国人。不过,他最常用的身份却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自从1989年伯纳斯·李发明了“World Wide Web”———万维网,很快就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风靡世界,风靡中国。伯纳斯·李的“WWW”以及“.com”,成了崭新的“世界语”。就连赵本山和宋丹丹在春节晚会的小品里,那来自辽北农村的“黑土”与“白云”,也大谈起“WWW”和“.com”。

如今,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网民。“饮水思源”,天天享受着互联网的大量便捷信息的中国网民(其实也包括世界各国的网民)99%以上,不知道伯纳斯·李其人。今年才54岁的伯纳斯·李,是一个低调的人。他坦然让亿万网民,免费享受他的发明,而他本人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他是一个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人。在物欲横流的今日,伯纳斯·李的品格尤显可贵。(叶永烈)

 

58.比尔·盖茨 (1955- )

    美国人,微软的创始人,著名慈善家。盖茨属于不为社会习俗所拘的人物。他中途退学创业,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为许多青年所向往和仿效。盖茨本人的经历,成为20世纪后叶后工业时代技术文化走向的一种象征。

    盖茨给中国穷人带来快富梦想,也给中国富人出了一个难题:“钱财是留给孩子,还是捐给社会?”盖茨十余次访华,十余次受到中国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把数百亿资产捐给了社会,他给中国灾区的个人资助,超过西方22个国家政府捐赠的总和。他在中国的崇拜者远远多于在美国。他不仅为崛起的中国和急于先富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成功案例,还为大学退学创业、富人行善树立了榜样。他的信仰选择、交友选择、职业选择和财产处理方式的选择,给崛起的中国的青年树立了真实可信的样板。(何茂春)

 

59.迈克尔·杰克逊 (1958-2009)

    美国演艺明星,2009年逝世。迈克尔·杰克逊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是继猫王之后西方流行乐坛最具影响力的歌星。他的演唱会在世界各地引起极大轰动,其唱片总销量已超过7.5亿张,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今年6月,迈克尔·杰克逊的逝去给了中国人一个缅怀的机会,既缅怀一个逝去的歌手,也缅怀自己的青春时代。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认识了这个人,知道了《Thriller》,知道了他的“太空步”和放荡不羁的形象。这些其实并不是作为一种我们所热爱的歌星来看待的。除了少数英语歌的爱好者,他的歌其实从来也没有在中国真正地传唱。他的影响力,当然和华语歌手邓丽君等人完全不同。邓丽君是我们感情的一种寄托,但迈克尔·杰克逊,则是我们跨出文化和社会的束缚,具有某种全球性的象征。当年他参加过的《我们是世界》,引发了中国的《让世界充满爱》。其实,两者是不同的。《我们是世界》是西方在那个特定时代的某种全球性的呼唤,而《让世界充满爱》则是稚嫩的、刚刚开放的人们生涩的回应。但其实,这也是“中国梦”的一个新的可能的呈现。正是由于这种启示,让我们能够有机会走向今天的崛起。(张颐武)

 

 60.乔丹 (1963- )

   美国人,素有“飞人”、“篮球之神”的称号,曾6次夺得NBA总冠军,两次夺得奥运会冠军,成为体育界最受人瞩目的传奇人物。在全美几乎所有的NBA专营店里,都能看见乔丹那个硕大无比的手印。

    说不清中国的篮球迷,是因为乔丹而喜欢上篮球,还是因为篮球喜欢上乔丹。篮球文化可以说是包含了美国文化的许多深层次的东西,比如竞争性、商业化、大众化和个性化等。因此,乔丹的到来,也扩展了我们对体育的认识,从追星族的出现到运动服装的走俏,体育已经深深地融入21世纪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丁刚)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1 回复 mzou 2009-9-25 13:32
米卢、斯皮尔伯格、伯纳斯·李、盖茨、迈克尔、杰克逊、乔丹...  这些响亮的名字,他们对我们的确影响很大,除了米卢外,其他几位对整个人类的贡献也算是巨大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7 21:5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