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六十年来中国歌坛的杰出女歌星
新浪-流失的岁月痕迹2009-1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8a966b0100eq4r.html?tj=1
六十年不是沧海桑田,却也是斗转星移。但是无论时代前进的脚步有多快,那些曾经感动过无数中国人的声音都已成为时代的印记而让人无法磨灭。
郭兰英---新中国民歌第一人
郭兰英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歌唱家,1929年12月出生于山西平遥县一个贫苦家庭。她六岁开始学唱山西中路梆子。1946年秋,她在张家口离开戏曲团,参加华北联大文工团,开始从事新歌剧事业,1948年8月,因成功演出《白毛女》而闻名。
李谷一---通俗唱法鼻祖
李谷一原本是湖南花鼓戏演员。但天生聪慧的她,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脱颖而出。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谷一调入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她是中国歌手中第一个把气声唱法运用到歌曲演唱里的歌手,对中国流行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演唱的歌曲《边疆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知音》、《乡恋》等,当初被誉为靡靡之音,遭到全社会的大讨论。然而李谷一对我国民族声乐和通俗音乐和发展,做出了新的突破,开创了一代歌风。
邓丽君---十亿个掌声
邓丽君应该是第一个进入内地音乐市场的港台歌手。她的歌曲通过一张张唱片、一盘盘磁带,在大陆的青年中流传。那时候人们没有什么正版、盗版的概念。人们通过所谓的录放双用机,翻录了一首首邓丽君的歌曲,如《甜蜜蜜》、《南海姑娘》、《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成为第一位华语歌坛的真正偶像。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所以人们送给邓丽君一个称号:“十亿个掌声”。
李娜---中国歌坛的大姐大迷一样转身为释昌圣法师
从《好人一生平安》到《青藏高原》,再到荣获1995年罗马尼亚MTV国际大奖的《嫂子颂》,则是中国首位向世界级歌星冲刺的女歌手。李娜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奠定了其在中国歌坛大姐大的地位。李娜在红透神州大地之时,1997年在突然神秘失踪数月后,被爆遁入佛门的消息,轰动全国。至于为何出家,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至今仍是个谜。
苏芮---华人灵歌天后
苏芮是首位把黑人灵歌融入华语流行音乐的人物。电影《搭错车》原声大碟,成为华语流行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更是在大陆出版的第一张台湾唱片。其中两首主题歌《一样的月光》和《酒干倘卖无》,更成为流行音乐的经典。她的歌声代表了那个觉醒的时代,开始审视周围的一切。苏芮也是内地众多歌手模仿的对象,比如那英、田震等等。应该说,苏芮是80年代至90年代流行音乐的杰出歌手。苏芮后期的作品《牵手》依然带给我们许多感动。
彭丽媛---新中国民歌大家
提到民歌不能不提彭丽媛。彭丽媛14岁开始专攻民族声乐。1980年,代表山东济宁艺术学校,到北京参加文艺汇演时,以歌曲《包楞调》、《我的家乡沂蒙山》震动京城音乐界,一举成名,成为郭兰英的接班人。更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为中国当代民族声乐代表人物。中国第一位民族声乐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年轻的文职将军。
宋祖英---甜歌皇后
她演唱的歌曲《辣妹子》等,在中国家喻户晓。2002年,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成功举办了《好日子.宋祖英独唱音乐会》。200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2006年,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了《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宋祖英独唱音乐会》,美国华盛顿政府宣布,当地每年的10月12日为“宋祖英”日。2008年8月24日,第29届北京夏季奥运会闭幕式上,宋祖英与多明戈一起演绎了闭幕式主题曲《爱的火焰》让她再创艺术新高。
齐豫---校园民谣领军人物
齐豫的成名时间,其实跟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相吻合。齐豫1978年刚刚参加选秀比赛。伴随着电影《欢颜》和人们对三毛小说的喜爱,齐豫凭借一首校园歌曲《橄榄树》一举成名。内地的朋友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迷惘中,一句“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唱出了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心声。内地的校园民谣其实也受到了他们的启发。
毛阿敏---晚会歌曲领军人物
如果说田震她们走了一条通过磁带出名的道路,毛阿敏则走了一条通过得奖参加晚会成名的道路。毛阿敏在音乐界崛起的原因,是1987年在南斯拉夫国际音乐节上,她以一首《绿叶对根的情意》获得表演三等奖。这是中国流行歌手首次在国际流行歌曲大赛中获奖。而毛阿敏在全国真正扬名,则是春晚的《思念》。在中国诞生的一批晚会歌手里,毛阿敏是绝对的不二人选。
王菲---首登时代封面的天后
建国60年,王菲的声音你不能不听。她也是中国国力日趋强盛的一个迹象。王菲是首位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华人女歌手。她也是第一位在日本东京武道馆开唱的外籍亚洲歌手,也是首位凭华语歌打入Oricon周榜头十位的华人歌手。她的走红和年轻一代追求个性有关。她的歌曲《我愿意》、《红豆》、《旋木》、《流年》、《当时的月亮》火遍华语歌坛。2008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榜歌手榜榜单,于2008年12月份公布,王菲排名第六。虽然王菲已经淡出歌坛多年,但其人气依然不衰,证明王菲不凡的实力。
那英---内地走红时间最长的天后
那英是中国歌坛的一个奇迹,是中国流行歌坛走红时间最长的女歌手。她成名于西北风时期的《山沟沟》。在属于毛阿敏的时代,那英已经是一线歌手,演唱过《山不转水转》、《好大一棵树》、《不能没有你》等。那英一路红到今天。这与那英本身对音乐的敏锐洞察力不无关系。她成功地找到了流行音乐跳动的脉搏。那英的路线不可复制,内地歌坛几乎没有同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8a966b0100eq4r.html?tj=1
六十年不是沧海桑田,却也是斗转星移。但是无论时代前进的脚步有多快,那些曾经感动过无数中国人的声音都已成为时代的印记而让人无法磨灭。
郭兰英---新中国民歌第一人
郭兰英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歌唱家,1929年12月出生于山西平遥县一个贫苦家庭。她六岁开始学唱山西中路梆子。1946年秋,她在张家口离开戏曲团,参加华北联大文工团,开始从事新歌剧事业,1948年8月,因成功演出《白毛女》而闻名。
李谷一---通俗唱法鼻祖
李谷一原本是湖南花鼓戏演员。但天生聪慧的她,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脱颖而出。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谷一调入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她是中国歌手中第一个把气声唱法运用到歌曲演唱里的歌手,对中国流行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演唱的歌曲《边疆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知音》、《乡恋》等,当初被誉为靡靡之音,遭到全社会的大讨论。然而李谷一对我国民族声乐和通俗音乐和发展,做出了新的突破,开创了一代歌风。
邓丽君---十亿个掌声
邓丽君应该是第一个进入内地音乐市场的港台歌手。她的歌曲通过一张张唱片、一盘盘磁带,在大陆的青年中流传。那时候人们没有什么正版、盗版的概念。人们通过所谓的录放双用机,翻录了一首首邓丽君的歌曲,如《甜蜜蜜》、《南海姑娘》、《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成为第一位华语歌坛的真正偶像。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所以人们送给邓丽君一个称号:“十亿个掌声”。
李娜---中国歌坛的大姐大迷一样转身为释昌圣法师
从《好人一生平安》到《青藏高原》,再到荣获1995年罗马尼亚MTV国际大奖的《嫂子颂》,则是中国首位向世界级歌星冲刺的女歌手。李娜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奠定了其在中国歌坛大姐大的地位。李娜在红透神州大地之时,1997年在突然神秘失踪数月后,被爆遁入佛门的消息,轰动全国。至于为何出家,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至今仍是个谜。
苏芮---华人灵歌天后
苏芮是首位把黑人灵歌融入华语流行音乐的人物。电影《搭错车》原声大碟,成为华语流行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更是在大陆出版的第一张台湾唱片。其中两首主题歌《一样的月光》和《酒干倘卖无》,更成为流行音乐的经典。她的歌声代表了那个觉醒的时代,开始审视周围的一切。苏芮也是内地众多歌手模仿的对象,比如那英、田震等等。应该说,苏芮是80年代至90年代流行音乐的杰出歌手。苏芮后期的作品《牵手》依然带给我们许多感动。
彭丽媛---新中国民歌大家
提到民歌不能不提彭丽媛。彭丽媛14岁开始专攻民族声乐。1980年,代表山东济宁艺术学校,到北京参加文艺汇演时,以歌曲《包楞调》、《我的家乡沂蒙山》震动京城音乐界,一举成名,成为郭兰英的接班人。更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为中国当代民族声乐代表人物。中国第一位民族声乐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年轻的文职将军。
宋祖英---甜歌皇后
她演唱的歌曲《辣妹子》等,在中国家喻户晓。2002年,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成功举办了《好日子.宋祖英独唱音乐会》。200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2006年,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了《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宋祖英独唱音乐会》,美国华盛顿政府宣布,当地每年的10月12日为“宋祖英”日。2008年8月24日,第29届北京夏季奥运会闭幕式上,宋祖英与多明戈一起演绎了闭幕式主题曲《爱的火焰》让她再创艺术新高。
齐豫---校园民谣领军人物
齐豫的成名时间,其实跟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相吻合。齐豫1978年刚刚参加选秀比赛。伴随着电影《欢颜》和人们对三毛小说的喜爱,齐豫凭借一首校园歌曲《橄榄树》一举成名。内地的朋友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迷惘中,一句“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唱出了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心声。内地的校园民谣其实也受到了他们的启发。
毛阿敏---晚会歌曲领军人物
如果说田震她们走了一条通过磁带出名的道路,毛阿敏则走了一条通过得奖参加晚会成名的道路。毛阿敏在音乐界崛起的原因,是1987年在南斯拉夫国际音乐节上,她以一首《绿叶对根的情意》获得表演三等奖。这是中国流行歌手首次在国际流行歌曲大赛中获奖。而毛阿敏在全国真正扬名,则是春晚的《思念》。在中国诞生的一批晚会歌手里,毛阿敏是绝对的不二人选。
王菲---首登时代封面的天后
建国60年,王菲的声音你不能不听。她也是中国国力日趋强盛的一个迹象。王菲是首位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华人女歌手。她也是第一位在日本东京武道馆开唱的外籍亚洲歌手,也是首位凭华语歌打入Oricon周榜头十位的华人歌手。她的走红和年轻一代追求个性有关。她的歌曲《我愿意》、《红豆》、《旋木》、《流年》、《当时的月亮》火遍华语歌坛。2008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榜歌手榜榜单,于2008年12月份公布,王菲排名第六。虽然王菲已经淡出歌坛多年,但其人气依然不衰,证明王菲不凡的实力。
那英---内地走红时间最长的天后
那英是中国歌坛的一个奇迹,是中国流行歌坛走红时间最长的女歌手。她成名于西北风时期的《山沟沟》。在属于毛阿敏的时代,那英已经是一线歌手,演唱过《山不转水转》、《好大一棵树》、《不能没有你》等。那英一路红到今天。这与那英本身对音乐的敏锐洞察力不无关系。她成功地找到了流行音乐跳动的脉搏。那英的路线不可复制,内地歌坛几乎没有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