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毛泽东读评《红楼梦》
---“《红楼梦》写的是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1)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最少要看上五遍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瑰宝。《红楼梦》描写的是乾隆年间,清朝开始走下坡路,曹雪芹借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红楼梦》写的是很精细的社会历史。《红楼梦》是一部讲阶级斗争的书,是写“四大家族”,写了贪官污吏,写了皇帝王爷,写了大小地主和平民奴隶,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生命。《红楼梦》是一部顶好的社会政治小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作者的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人物也写活了。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最少要看上五遍才能搞清楚,读了《红楼梦》就懂了什么是地主阶级,什么叫封建社会。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是毛泽东最爱读的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之一。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几位哲学工作者谈话中,在谈到《红楼梦》时,他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至多呢?他没有说。这说的是1964年8月18日以前,那么,从这往后,他还有没有再读《红楼梦》呢?如果有的话,又读了多少遍呢?读者对这些一定是很想知道的。这里笔者先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
王行娟在她著的《贺子珍的路》(作家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中有如下一段记述:
在井冈山寒冷的冬夜,有时毛泽东写累了便放下笔,同贺子珍海阔天空地谈论起来。谈论中,他们之间也会发生一些争论。有一次,贺子珍谈起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不喜欢《红楼梦》。她说:“《红楼梦》里尽是谈情说爱,软绵绵的,没有意思。”
毛泽东一听,就反驳她说:“你这个评价不公正。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哩!《红楼梦》里写了两派,一派好,一派不好。贾母、王熙凤、贾政,这是一派,是不好的;贾宝玉、林黛玉、丫环,这是一派,是好的。《红楼梦》写了两派的斗争。我看你一定没有仔细读这本书,你要重读一遍。”
他们就这样谈着谈着,不觉东方已经发白,迎来了又一个黎明。
这段文字可以表明,毛泽东早在井冈山斗争之前,也就是早在1928年之前,就读过《红楼梦》,而且读得很为仔细,对书中的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等都极为熟悉。
井冈山斗争之后的岁月、长征路上、延安时期,毛泽东有没有重读过《红楼梦》,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进城之后的50年代、60年代,直到70年代,据当时给毛泽东管理图书报刊的逄先知(从1950年冬到1966年夏,给毛泽东兼管图书报刊近17年),和我们的记载,毛泽东先后多次要过《红楼梦》。
50年代和60年代,逄先知的记载是这样的:
1958年7月1日,主席要:
《诗韵合璧》
《唐诗别裁》
《明诗别裁》
《古诗源》
《初唐四杰诗集》
《楹联丛话》、《续楹联丛话》
《西厢记》(戏本——王实甫本)
《红楼梦》(送原本《红楼梦》)
《金瓶梅》(送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注:于上午8时交高智。高智是当时毛泽东的机要秘书。)
1961年9月28日送主席:
《文选》(胡刻大字本)共24册。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台湾中央印制厂影印)共2册。
1963年2月6日,主席要:
《脂批红楼梦》
《英语学习》杂志全套(7日送)
1966年夏往后,直到70年代,关于毛泽东要看《红楼梦》,我们的记载如下:
1966年11月20日,送主席:
《渔洋山人分甘余话》1—2册
《钢熨斋随笔》(六、七)2册
《越漫堂詹詹录》1—2册
《狂言》1—2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4册
1967年4月2日,送主席:
《红楼梦》(2函共20册)
《清史稿》(9函共131册)
1968年7月11日,送主席:
《红楼梦》(120回本) 1—24册
《红楼梦》(80回本) 上、下册
《红楼梦》(120回本) 1—4 册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下册
1969年9月28日,送主席:
《红楼梦》道光壬辰版1—24册
《增评补图石头记》光绪24年版2函16册
1970年6月27日,送主席: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1—4册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962年版1—2册
《增评补图石头记》光绪26年版1—16册
《石头记》(120回本)4函32册
《增评补图石头记》(120回本)4函32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商务印书馆影印)1—8册
1971年6月9日,送主席:
《增评补国石头记》(商务印书馆版)1—16册
《增评补图石头记》(道光壬辰刻本)1—16册
1971年6月10日,送主席:
《增评补图石头记》(光绪戊戌石印本)1—16册
1971年8月4日,送主席:
《红楼梦》(道光壬辰刻本)1—24册
1972年5月24日,送主席: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1—4册
1973年3月9日,送主席: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年版)
《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年版)
《水浒》(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年版)
《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年版)
1973年4月4日,送主席: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1973年5月26日,送主席:
《红楼梦》等4 种新版古典小说各1 部
以上多次送给毛泽东的各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除少数的读后让我们退还有关单位外,大多数都一直放在他的身边。毛泽东逝世后,我们在整理翻阅他故居里的全部图书,包括在丰泽园住地和后来的游泳池住地的图书,从中看到,有线装木刻本《红楼梦》,也有线装影印本、石刻本《红楼梦》,还有各种平装本《红楼梦》。笔者曾作过一次统计,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藏书中,不同版本的线装本《红楼梦》一共有20种之多。这20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毛泽东生前有没有一一读过,我们还不能肯定。但这些书,每次都是他自己提出要看,让我们去借或购买来的。
这20种《红楼梦》是:
《增评补图石头记》(木刻大字本)4函32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1函8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6回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函8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函8册
《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1—12册
《戚蓼生序本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2函20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年版1函8册《原本红搂梦》有正书局版
《红楼梦》道光壬辰年版1—24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下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乾隆甲戌16回本)中华书局1962年版1—4册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胡适评)1961年版1—2册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俞平伯评)中华书局1962年版1—4册
《全图增评石头记》上海求志斋光绪戊申年版1—16册
《原本全图红楼梦》1—16册
《绘图评注石头记》(王希廉评)道光壬辰版1—2册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台湾中央印制厂影印)1—2册
《增评补图石头记》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1—16册
《增评补图石头记》道光壬辰年版1—16册
《增评补图石头记》光绪戊戌年上海石印1—16册
还有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内有关出版社出版的各种平装本《红楼梦》。
以上的统计,还是很不完全的。这些不同线装版本的《红楼梦》,差不多都摆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会客厅里。游泳池住地卧室里还摆放两种:一种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8册)本,一种是《增评补图石头记》(1—32册)本。这两种,他都有圈划。我看到,放在游泳池住地会客厅里和卧室里的多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有的是用黑铅笔作了密密麻麻的圈划,有的还打开放着,有的折叠起一个角,有的还夹有纸条。这些都可以说明,晚年的毛泽东还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