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毛泽东读评《水浒》
---“《水浒》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
《水浒》是毛泽东读过多遍并且十分熟悉的一部古典小说。他在讲话、报告和著作中时常引用《水浒》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典故来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
对于这一点,薄一波有过这样一段回忆:“我就听过毛泽东同志介绍说:《水浒》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中央政府腐败,群众就一定会起来革命。当时农民聚义,群雄割据。占据了好多山头,如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兵。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头,但是统帅得好。他从这里引伸出我们领导革命也要从认识山头,承认山头,照顾山头,到消灭山头,克服山头主义。”(《回忆片断》,《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6日)
建国以后,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掌握了国家政权,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形势下,《水浒》中英雄好汉们的造反斗争精神和行为模式,在毛泽东的脑海里仍然还留有深深的印记。1956年2月20日,一次在听取工作汇报的谈话中,毛泽东说:《水浒传》是反映当时政治情况的,《金瓶梅》是反映当时经济情况的。这两本书不可不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第123页)
1957年3月19日,在南京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强调在新的工作中,仍然要保持和发扬光大《水浒》中英雄们的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他说:
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作做到底。什么叫拼命?《水浒传》上有那么一位,叫拼命三郎石秀,就是那个[拼]命”。我们从前干革命,就是有一种拼命精神。(《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20页)
1959年夏庐山会议期间,一次在谈时社会上刮的“共产风”的问题时,毛泽东又意味深长说道:
宋江立忠义堂,劫富济贫,理直气壮,可以拿起来就走。宋江劫的是“生辰纲”(劫生辰纲是晁盖等人干的---引注)是不义之财,取之无碍。我们长期不打土豪了。打土豪,分田地,都归公。那也可以,因为是不义之财。(《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第19页)
毛泽东在这里,把宋江等人取的不义之财,和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取的不义之财,是一并加以肯定的。他认为这些做法是对的,都是义行。而在社会主义时期,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对农民们的集体财产如肥猪、大白菜等,要拿就拿,拿起就走,则是不对的。
毛泽东从政治的视角读《水浒》,事例是很多的。就拿重视知识分子这个问题来说,1945年4月24日,在党的“七大”会议上的讲话,就这样说过:《水浒传》里若没有公孙胜、吴用、萧让这些人物,梁山的事业就不行。又如,在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干部的问题上,毛泽东也常常从读《水浒》中得到的启示。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谈到怎样对待犯错误的同志时,他就联系到《水浒》。他说:
我想只有两条:一条,他本人愿意革命;再一条,别人也要准许他继续革命。……我们不要当《阿Q 正传》上的假洋鬼子,他不准阿Q 革命;也不要当《水浒传》上的白衣秀士王伦,他也是不准人家革命。凡是不准人家革命,那是危险的。白衣秀士王伦不准人家革命,结果把自己的命革掉了。(《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07 页)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水浒》里[人]物印象是多么深刻。毛泽东读《水浒》,[特]别注意书中的一些细节和情节的描绘,善于从政治的视角分析人物和事物,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引伸出一些有益于现代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