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毛泽东读评《水浒》
---“《水浒》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
政策和策略的视角。这是毛泽东阅读《水浒》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水浒》不是讲政策和策略的专著。但是,《水浒》中描写梁山农民的革命斗争,有的是很讲政策,很注意斗争的政策和策略。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毛泽东在阅读过程中,很注意从政策和策略这个视角,采撷《水浒》中的有关的描写,融于我们的工作实际,启发和教育我们的同志。
1942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上,逐条讲解斯大林关于布尔什维克化的12条,其中的第七条主要是谈讲求革命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他由此联系到我们党的统一战线,联系到要善于采取合法的秘密的斗争策略。毛泽东说:
《水浒传》上的祝家庄,两次都打不进去。第三次打进去了,因为搞了木马计。有一批人假装合作打宋江,祝家庄便欢迎得很,相信他们。这是合法的。但这批人暗中准备非法斗争。等到宋江打到面前,内部就起来暴动。革命没有内部变化是不行的。中国的三打祝家庄,外国的新木马计,都是这样。单单采取合法斗争这一形式就不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一打、二打,为什么打不进去?《水浒传》的作者写得非常好,写得完全符合事实。我们对敌人如此,敌人对我们也是如此。(《毛泽东与文艺传统》,第161—162页)
说到毛泽东从政策和策略的视角阅读《水浒》,我们从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谈话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城市工作与根据地工作同等重要时,就用《水浒》上的例子加以说明。他说:梁山泊也做城市工作,神行太保戴宗就是做城市工作的。这里毛泽东又一次提到“三打祝家庄”,他颇有感触地说:祝家庄没有城市工作就打不下来。在谈到军队要尽可能扩大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这一政策时,他又想到了《水浒》里梁山泊的例子。他说:我们有饭大家吃,有敌人大家打。发饷是没有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还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七搞八搞便成了“正果”。《水浒》里梁山泊就实行了这个政策。他们的内部政治工作相当好。但也有毛病,他们里面有大地主大土豪,没有整风。那个卢俊义是逼上去的,是命令主义强迫人家上梁山。因为他不是自愿的,后来还是反革命了。
哲学的视角,政治的视角,工作方式、方法的视角,政策和策略的视角,这是毛泽东阅读《水浒》的主要的视角。除这些视角外,还有社会历史的视角,经济的视角,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的视角,等等,这里不再赘述。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客观环境,不同的革命斗争和不同的工作实际,毛泽东阅读《水浒》的视角是不同的。《水浒》固然不是百科全书,但是,毛泽东能从不同的视角去阅读、去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去解释,去运用。因此,往往起到阅读其他政治、理论读物起不到的作用;收到阅读其他政治、理论读物收不到的效果。这是毛泽东阅读《水浒》的最根本的特点,也是毛泽东晚年爱读《水浒》的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