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毛泽东读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令人喜读”
(11)联系实际问题读《三国演义》
联系实际问题,从作品中寻求启示的视角。毛泽东阅读《三国演义》,常常联系实际问题,从中寻求启示。他常常“以既定的思想水平和历史观点,来评价作品所描绘的内容,来印证或阐发他的认识”。(《毛泽东与文艺传统》,第117页)这是毛泽东阅读《三国演义》的又一个特点。
1926年5至9月,毛泽东在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中国农民问题时说过:“中国的历史甚多,而小说史如《三国》、《水浒》、《说岳》等,都是看过的。昔人的思想,多偏袒统治者及地主阶级。我们是革命者,这种思想,是不可要的……我们要造一个锄头。马克思已经造出来了,即唯物史观。”
毛泽东用“唯物史观”这个锄头,去挖掘以帝王将相为主角的中国历史小说,从而独辟蹊径,探寻出新的思想,得出新的观点。毛泽东指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当其未出茅庐时,一点用也没有,及一出山握有兵权,则神出鬼没了”。毛泽东认为,这恰恰不是说明帝王将相和掌握知识的人有什么特殊的能耐,而是表明,如果“没有民众的拥护,一点力也没有”。(转引自《毛泽东与文艺传统》,第131—132页)在延安时,毛泽东经常在文章、书信、谈话、讲话和报告中谈及《三国演义》,用《三国演义》中的话或故事,来印证或阐发他的认识。1936年9月8日,在给当时任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信中,他引用《三国演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一句名言,来说明“国共两党实无不能合作之理”。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国民党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将领,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和全国抗日运动推动下,在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不但予以拒绝,反而更加倒行逆施的情况下,在西安软禁了蒋介石。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如何处置蒋介石,成了当时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人主张无限期地监禁,有人主张公开审判,更有人主张把蒋介石杀掉。而中国共产党从全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宽大处理,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针。为了说服当时党内外的同志,毛泽东就引用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他说:“杀掉蒋介石很容易,有一把刀一下子就杀了。可是脑壳只有一个,杀了就安不上了。人总是要死的,有老死的,病死的,战场上打死的;有站着死的,坐着死的,躺着死的……蒋介石也是要死的。但是中央主张,现在不叫他的脑袋搬家。因为杀了他,就没有戏唱了。这是对抗日不利的。何况杀了他,还会有蒋介石第二、蒋介石第三……中央也不主张把他关起来,而是主张把他放了。过去诸葛亮对孟获还七擒七纵,对蒋介石为什么不可以一擒一纵呢?”(董志英:《毛泽东轶事》,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173页)
1937年7月,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著作《实践论》中,他又用《三国演义》中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来形象地说明“人在脑子中动用
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
1956年3月5日,毛泽东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手工业工作情况时,所作的指示中,又一次引用《三国演义》开头的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说明在手工业合作化过程中,要妥善解决集中生产和分散生产的关系。修理和服务行业过于集中,群众不满意,就需要适当地分散和多设一些点,以方便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