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7) 现代汉语21-41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毛泽东读评《西游记》
---读《西游记》,“要看到他们有个坚强的信仰”
(3)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直到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刚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在给江青的信中说,他身上有虎气,也有些猴气。
这封信中,毛泽东是这样写的:“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我少年时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但又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变成这样的大王了。但也不是折中主义。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前几年,还是以激情洋溢的诗句“欢呼孙大圣”,今日,他自己就变成了孙大圣“这样的大王了”。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很爱读《西游记》。许多读者对此大概早有所闻。那么,到了晚年,特别是到了70 年代,他对这部著名的神话小说,仍有浓厚的兴趣,还时常翻阅,时常与人侃侃而谈。对于这一点,读者所知所闻大概就很少了。
说到毛泽东晚年爱读《西游记》的事,这里,笔者把过去知道的事和当时所见所闻介绍给读者。
毛泽东晚年在中南海住地的会客厅里,也就是他晚年的书房里,一直放着5种不同版本的《西游记》。这5种不同版本的《西游记》是:
《西游记》世界书局版上、下册
《绣像绘图加批西游记》上海广益书局1924年版1—16册
《绘图增像西游记》上海广百宋斋光绪庚寅(1890年)校印1—20册
《绘图增像西游记》上海广百宋斋光绪辛卯(1891年)校印1—10册
《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4月版上、中、下册
根据当时的记录,进入70年代之后,毛泽东先后有两次向我们要过《西游记》。一次是1971年8月初,他要看《西游记》和《西游真诠》。《西游记》是从中央办公厅图书馆找出来的,大字线装本,就是上面说到的上海广益书局出版的那种《绣像绘图加批西游记》。《西游真诠》线装本,全20册。他的书库里也没有,我们是从当时的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借来的。《西游真诠》,清代悟一子陈士斌撰,康熙丙子(1696年)刊本,他翻阅后,大约一个多星期就退给我们了。《绣像绘图加批西游记》,因为是线装本,装帧也较别致,字也比较大,他很喜爱,一直放在身边。
第二次是1973年3月上旬,这一次他指名要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新出版的平装本《西游记》。他跟前已经有了大字线装本的《西游记》,为什么又要新出版的平装本呢?当时,在我们管理图书人员的头脑里,也都有这个疑问。后来秘书徐业夫告诉我,他说线装本有个别地方字看不清。凡是遇到这种情况,首长就翻看平装本,用平装本来补线装本的不足。毛泽东看别的书,也喜欢这样做。他常常将几种不同版本的同一种书,放在一起,对照着读。毛泽东的这种读书习惯,除了徐秘书说的这个意思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意思呢?我们就说不清楚了。
据我们的记录,1973年4月5日,毛泽东又一次向我们要《西游真诠》,同时还要《西游原旨》一书。《西游真诠》,我们是从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借来的。《西游原旨》,是从中国书店购买来的。是清代刘一明撰,嘉庆二十四(1819年)刊本,全24册,字也比较大。他很喜爱,后来一直放在他的书房里。
伴随着毛泽东度过终生的诸多的图书中,上述几种不同版本的《西游记》和这部《西游原旨》是格外引人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