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毛泽东读评《西游记》
---读《西游记》,“要看到他们有个坚强的信仰”
(7)孙悟空闹天宫失败是力量不敌而已
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里,保存下来的毛泽东阅读批注过的《西游记》,固然没有《红楼梦》、《水浒》、《聊斋志异》等那么多的版本,但它也一直陪伴着毛泽东度过了最后最难忘的岁月。毛泽东的一生中,阅读和批注过的图书是很多的。但毛泽东阅批过的《西游记》,保存下来的只有上面我们提到的这部《绘图增像西游记》。它是毛泽东晚年阅读《西游记》的重要记录,也是我们研究毛泽东晚年读书生活的一份重要史料。
毛泽东晚年不仅爱读《西游记》,而且对《西游记》的研究也非常关心。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一些报刊先后公开发表了一些《西游记》研究文章。1957年,作家出版社将几年来国内报刊上先后发表的《西游记》研究的重要文章汇集编辑出版了《西游记研究论文集》一书。对《西游记》的研究文章毛泽东也是一一精心研读,孜孜探求。说到毛泽东晚年关心《西游记》的研究,爱读《西游记》研究的文章,笔者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毛泽东阅读《西游记研究论文集》的情况。
《西游记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4月编辑出版)也是中南海毛泽东故居仅存一部毛泽东生前阅批过的《西游记》研究专著。这部论文集,共收研究论文17篇,附录1篇。它虽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游记》研究论文的全部,但它是《西游记》研究论文之荟萃。作家出版社编辑部在本书出版说明中写道:本书“所收的只是截至发稿以前我们所能找到的报章杂志上发表过的散篇论文。未曾发表的文稿、整本和专著,已经被收入作者自编的论文集或其他选辑的文章,整理出版的古典文学作品的序言,均不收入”。这本《西游记研究论文集》,约13.5万字。全部文章,毛泽东都曾用心阅读过,一些篇章在阅读的时候还写下了批注,划上了密密麻麻的道道和圈圈。
卷首篇是现代著名作家张天翼的《<西游记>札记》。翻开这本论文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在张天翼文章篇首写下的“1954年,2月,人民文学”一行非常醒目的批注。开始,我们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看完张文的尾注我们才明白,毛泽东的批注意思是说,张天翼的这篇论文原载1954年2月号《人民文学》杂志。标题的左边,毛泽东用黑铅笔连划了三个大圈,格外引人注目。“张天翼”三字下面还划两条横道。全文从头到尾几乎逐段逐句都划上了横道、浪线和圈圈。圈划的种种符号表明,张天翼的这篇文章,毛泽东是逐字逐句阅读的,看得很细,而且是十分用心的。张文一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题材、主题和作者的态度”。对张天翼的分析和看法,毛泽东似乎很有兴趣,在阅读的时候又圈又划。
在谈到对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评价时,张天翼写了这样一段话:“这以前,还没有见过哪一家写幻想的神魔故事能写得像这么生动,这么艳异多彩,而又这么亲切,这么吸引我们的。”毛泽东似乎对这段话有同感,或者似乎对这段话比较欣赏,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每句话下面,他都用黑铅笔划了两条横道。使人一看就知道,他读这段话时是引起一定的思维活动的,是颇有感触的。
第二部分是“关于现实性和幻想、寓意等等”。毛泽东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圈划的符号比第一部分还多,还密。在这一部分中,对孙悟空这个人物的看法,张天翼写了这样一段话:“孙悟空之所以败于玉帝他们之手,难道是由于孙悟空作了什么‘恶’而得报应么?我们说一点也不是。作者笔底下的孙悟空,是一个现实性的具体的‘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的恶魔化身),使我们了解他的性格,思想,感情,欲求,活动;我们不但不觉得他这是‘恶’,而且还觉得他可爱,同情他,心向着他。他的失败,更不是什么‘恶’不敌‘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力量不敌而已。”这段话的每一句下面,毛泽东在阅读的时候都划上了一条横道。最后的一句“力量不敌而已”划了两条横道。段末还划一个大圈。对这样的专题研究论文,毛泽东都看得这样细,看得这样用心,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晚年对《西游记》的浓厚兴趣,和对《西游记》学术研究是多么地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