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评《西游记》(18)[完]

作者:lixixing  于 2009-10-27 06:0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中华文化|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1评论

关键词:

 

毛泽东读评《西游记》

---读《西游记》,“要看到他们有个坚强的信仰”

 

(18) 引用《西游》人物故事说明实际问题

    用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等来印征或阐发自己的认识,说明一些实际问题。这也是毛泽东读《西游记》的一个视角。《西游记》虽然是一部历史神话小说,但是,毛泽东在阅读过程中,常常联系实际问题,用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等来印证或阐发他自己的认识。许多实际问题,包括人们工作、思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毛泽东这样去联系,去阐发,去加以说明,就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就能使人心明眼亮,就能给人增加信心和力量,就能给人带来希望,就能给人指明前进的方向。

    还是在延安的时候,一次在给即将毕业的“抗大”第三期二大队学员的讲话中,在谈到学员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应当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要求时,毛泽东就借用《西游记》中的故事和人物侃侃而谈。他说:“唐僧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优点,就是艰苦。臭柿胡同就是他拱开的。孙猴子很灵活,很机动。但他最大的缺点是方向不坚定,三心二意……”在讲话中,毛泽东还特地提到那匹白马。他说:“你们别小看了那匹小白龙马。它不图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了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是值得我们取法的。”毛泽东的通俗、风趣的讲话,不时引起全场的掌声笑声,给学员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牛克伦:《熔炉》,《回忆毛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195779日,毛泽东在上海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谈到干部要定期“放火烧身”,要经受锻炼的问题时,就引用《西游记》中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进八卦炉里用火烧的这个故事。他说:“孙悟空不是很厉害的人物吗?人家说是‘齐天大圣’呀,还要在八卦炉里头烧一烧”。“孙悟空在太上老君八卦炉里头,一锻炼就更好了”。(《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42)这故事见《西游记》第7回。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冷不防被太上老君的“金钢琢”打中,被众天兵抓住。玉帝命押到“斩妖台”将他剁碎。不料孙悟空法术高强,刀砍不动,枪刺不进,用火烧用雷轰也损伤不了他一根毫毛。太上老君就把孙悟空放进他炼仙丹的八卦炉里,用猛火烧七七四十九天。可是孙悟空在八卦炉里,不但没有被烧成“灰烬”,反而经过烟熏火燎,锻炼出一双“火眼金晴”,变得更加刚强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

圣”还要锻炼,我们的每个干部当然人人也要锻炼。毛泽东的讲话,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毛泽东在报告、讲话和与人交谈中,很爱引用《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故事来印证阐发他的认识。说的人随口引用,贴切自然,恰到好处,听的人入耳入脑,受益非浅,回味无穷。这一方面说明毛泽东爱读《西游记》,而且读得很熟。另一方面也说明毛泽东会读书,善于运用。就是像《西游记》这样的历史神话小说,他也把它与当今实际相联系,给人以教育,给人以启示。

 

    在半个多世纪岁月中,毛泽东对《西游记》一直充满着浓厚的兴趣。青少年时代,毛泽东爱读《西游记》,那是因为受书中的一个个神话故事的吸引。那么后来,特别是踏上革命道路之后,直至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之后,为什么对《西游记》还一读再读呢?对于这一点,很多的读者一定都是很想了解的。笔者认为,《西游记》虽然是一部神话小说,但是,《西游记》中有政治,有斗争政策和策略,有封建社会的掠影,有我们现实生活可供借鉴,为我所用的人物故事等各种历史资料,所以,毛泽东对它一直很喜爱。毛泽东阅读《西游记》,不是仅仅在读神话故事,各种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在同一历史时期,他读《西游记》都是有各种不同的视角。我上面说到的四个方面的视角,只是笔者的个人之见和个人的归纳,实际上远远不止这四个视角。还有文学的视角、语言运用的视角、人物塑造的视角,等等。因为他读《西游记》,有多种不同的视角,把小说当作政治书读,当作政策和策略的书读,当作认识和了解封建社会历史书读,当作处理和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参考书读。所以几十年里,他对《西游记》一直很喜爱。

    毛泽东生前阅读和批注过的《西游记》,有平装小字本的,也有线装大字本的,现在大多都还保存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里。

《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部神话小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宝贵的遗产之一。在同时代的世界文学百花园里,也是一朵艳丽夺目的奇葩。如果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游记》和其中的人物故事,仍然会受到今人和后人的青睐,在社会和人民中流传。那么,毛泽东阅读和批注过的多种不同版本的《西游记》,和他关于阅读《西游记》的轶闻趣事,也一定会备受今人和后人的重视,在社会和人民中千古传诵。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1 回复 BHH 2009-10-27 07:07
sf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lixixing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1 23: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