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胡乱认祖宗

作者:lixixing  于 2009-11-2 11:5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3评论

关键词:

笑谈余秋雨到底认多少个名人充先祖?

转帖自新浪-陈明远2009-10-9

 

特约评论员文章:余秋雨胡乱认祖宗

 

    余秋雨的言行总是出人意料,因为他好这一口。在2009 618日,他忽然告诉读者,他又追认了一个祖宗: 

 

    我的先祖余珍,是这场持久战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没想到战未过半,即受到谗言的诽谤、诬陷,结果竟然问斩。他死后,他的军事、政治思维还在延续,因此出现了震惊世界的三十六年持久战。正是这场持久战,导致了蒙古军最高统帅蒙哥命丧城下,紧急着产生了继承人的争权,于是改变了蒙古军占领亚洲、欧洲,乃至非洲的战略。(余秋雨新浪博客《我最近的日程安排》)

 

    余珍何人?令人好奇。百度一下,余珍(1825-1864),字子孺,号宝斋、海山、坡生、彝名龙灼,清朝贵州毕节大屯人。彝族诗人,世袭大屯九世土司。此余珍显然不可能是余秋雨所说的先祖,而是一个不对牛头的马嘴。

    百思莫解,再百度,遂查余姚余氏,竟然见到《余姚上林车头余氏中央房上三丁支谱》。上有余秋雨属于该余氏一脉之语。此谱最早有生卒记载的为八世澄十九(1474—1543),但其上溯最早远祖为余靖(谱载有余靖图像)。余靖(1000—1064),北宋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举进士,官至工部尚书。非武人,与“钓鱼城”水米无干。又是一马嘴耳!

    另觅它途,百度“合川钓鱼城”。方知余秋雨新认的祖宗应为余玠。辞海有条:余玠(?——1253)南宋大臣。蕲州(治今湖北蕲春南)人。出身寒士。…筑合州钓鱼等城。依此推测,余秋雨说的先祖应该是他!

    综上所述,余秋雨追认了一个三合一的先祖“余珍”!一个“离谱”之先祖。

若是社区门口的鞋匠说着玩,当它是个笑话也就罢了。可说话人是个所谓学者。学者不应该是欠一锤的二百五。

    余珍?余靖?余玠?第一个,名对事不对;第二个,谱有事没有;第三个,事对名不对。谁是自己真正的先祖?学者余秋雨尚且搞不清。难怪他会把舜的后妃娥皇、女英错搞成舜的女儿(《文化苦旅·洞庭一角》),无端的让舜乱了一回伦!

    按余秋雨叙述的钓鱼城故事,这个先祖应是余玠。但是余玠在余靖之后,且《宋史》有《余玠传》,名望远在余靖之上。如果确属同一衍脉,余玠决不应谱上无名。另据湖北蕲春余氏资料,确有余玠其人。但其来龙去脉无从确证,多说并存;与曲江余靖、余姚余氏最多只是同宗于唐休宁公。不同支派不能说是先祖。

    余玠,南宋名将,“字义夫,洪州分宁人,后寓蕲春”。余秋雨,浙江余姚(现慈溪)当代无聊文人。为什么前者是后者的祖宗?有什么证据?余姓人数众多,一树千枝,各省皆有,支派繁杂。余秋雨直认余玠为祖宗,究竟有谱无谱,还是“离谱”?

    余玠是否余秋雨的祖宗,小事一桩,与我们一分钱的关系都没得。余不姓余,干余何事?但他把祖宗口到擒来,实有戏弄读者之嫌。不仅彰显大师治学粗疏,而且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品,乃至人品。

    写到这里,想起一个古人的故事:

    北宋名将狄青出身农家,祖上并没有高官显宦的经历。即使成为名将以后,他也从未隐讳过自己贫寒的家世。狄青晚年担任枢密使后,有一天,一人自称狄仁杰的后代,突然造访,进献狄仁杰的画像和任职诰命。建议他追认狄仁杰为远祖。狄仁杰是唐代名相,还曾麾兵追击过突厥军队。无论政绩,还是战功,都是名垂青史的。这位狄梁公是太原人。出生于山西汾河的狄青,倒也攀得上同乡。在那位狄梁公后裔看来,这也足以为狄青的英名和武功生辉增色。但狄青却断然谢绝:“我出身农家,自少当兵。不过是一时遭际,而位至枢密。岂敢自附梁公?”说着,奉还了原物,馈赠了礼物,将那人打发走了。对那种攀龙附凤的陋习,这位名将打心底里是厌恶、鄙夷的。

   狄青鄙夷的这种攀龙附凤的陋习,余秋雨先生并不是偶一为之。再看一例:

 

    祖母无名。她比毛泽东主席大一岁,应该算是同龄人。近来有历史学家考证,毛泽东主席的祖辈,也是从浙东到湖南去的,与蒋介石先生的原配夫人,也即蒋经国先生的母亲毛福梅女士,属于同宗。这事情细想起来,有点好玩。所以人们也就不去细想。我祖母显然出自浙东毛家,是否与谁同宗,也不细想了。(《借我一生》第11)

 

    余氏秋雨,本不姓毛。但他绕着弯子,拿祖母说事。这种悬空八只脚的事,也要拿来大说特说。显然不止是为了多领一点稿费。古有遥远先祖名将,今有绕弯同宗伟人,余秋雨俨然是一个颗粒饱满的好品种!不成为大师,怕很难。

    说来也巧,当代有一个作家的名字,与余秋雨的所谓先祖余玠,音同字不同:余杰。小余为了搭车出名(按余秋雨的说法),曾写文章:“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批评余秋雨。余秋雨耿耿于怀,前些日子还在一个劲儿念叨,“古余肖沙”,把他“余”了进去。却不料成名之后的余杰,早已对余秋雨没有兴趣了。

    跟余秋雨同室操戈的,除了余杰,还有湖南的文学评论家余开伟。余秋雨把他们称为“两个余家子弟”,他如是说:

    会让祖宗不悦的是,对我的诽谤者和对盗版的辩护者中,竟然也有两个余家子弟。对此我会求告祖宗,不必动用家法,挥手摒逐便了。(《借我一生》第614)

 

    余秋雨不愧为“胡扯大师”文学批评中“竟然也”出现这等话语,摆出一付族长式的霸道,要开除批评者的姓籍了。其实,家族中的宗辈是不以年龄论的。说不定,余杰、余开伟还是余秋雨的十八辈祖宗呢。

 

2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1 回复 pcw 2009-11-2 12:19
sf
1 回复 xinsheng 2009-11-2 12:42
啊啊,有意思!
1 回复 ww_719 2009-11-2 13:15
o...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lixixing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7 17: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