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英译并附诠释 [2015/03]
- 一首震撼人心的英文诗---请中國人三讀,也值得西方人三讀 [2011/02]
- 忆1977-78中国恢复高考时的往事 [2018/05]
- 《三线学兵连》电视片拍摄追忆 [2018/06]
- 中国地名元宵灯谜谜底揭示 [2015/03]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编委会和前言 [2009/06]
- 贺知青战友重游凤县 [2018/08]
- 秦岭盘山公路上的酒奠梁碑 [2018/05]
- 看电视剧《初心》有感 [2018/03]
- 新西兰的怀唐伊日 [2018/02]
- 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18)历史1-23 [2009/07]
- 中国文学部分传统名著的英文书目 [2009/07]
-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009/05]
- 蔡英文辅选被人甩巴掌对方称只是摸摸脸 [2009/11]
- “雪山狮子旗”不是西藏旗帜 [2010/07]
- 建议读读《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009/06]
- 评介相声关公战秦琼 [2009/04]
- 也谈中国困难时期(1959-1961年)饿死3000万事 [2009/08]
-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2009/07]
- 重游知青点 [2009/01]
- 乞讨祭品之余的人 [2009/05]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009/05]
- 诗词是抒发情感的凝练文体---《五一感怀---调寄满江红》自注 [2009/05]
- 孝元皇后王政君“历经七朝”质疑 [2009/06]
- 到底谁才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 [2009/08]
- 自嘲 ---调寄西江月 [2009/04]
- 留给儿子黄金满筐,不如传授他一部经书 [2009/04]
- 回忆文革时挨整的老师 [2009/06]
- 诗歌传亲情 天涯若比邻 [2009/06]
毛泽东读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可以当作清朝的史料看
(二)毛泽东读过的《聊斋》各种版本
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生命垂危的最后岁月,毛泽东还多次阅读《聊斋志异》。说到毛泽东晚年读《聊斋志异》的事,这里先向读者介绍一下笔者所知道的一些情况。
在中南海游泳池畔的会客厅里,放有许多毛泽东晚年常看的图书,其中就有蒲松龄著的《聊斋志异》。有线装大字本的,也有平装小字本的。笔者知道至少有以下4 种不同的版本:
《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上海同文书局印行1—8册
《聊斋志异》文学古籍刊行社1995年9月版1—4册
《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2月版1—12册
《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上、中、下册
1974年2月出版的《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有两部,一部是放在会客厅里,另一部是放在办公桌旁的书架上。这四种《聊斋志异》,毛泽东晚年都翻看过,有的看过多遍,有的还作了圈划,有的还写有批注。圈划和批注的具体情形,笔者下面再详细介绍。
除这四种外,据笔者不完全的统计,毛泽东书库里还存放了以下十种线装本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评注图咏》1—16册
《聊斋志异新评》1—13册
《详注聊斋志异图咏》光绪十二年(1886年)版1—8册
《聊斋志异》(影印本)1—4册
《聊斋志异新评》1—13册
《聊斋志异》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5月版1—5册
《聊斋志异》1—8册
《聊斋志异新评》康熙已末年(1679年)版1—16册
《聊斋志异》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9月版1—4册
《聊斋志异》咸丰乙卯年(1855年)版1—16册
还有4 种平装本的蒲松龄的著作:
《聊斋故事选》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3月版1册
《聊斋故事选评》中华书局1962年8月版1—3册
《聊斋白话韵文》朴社1929年3月版1册
《聊斋志异拾遗》1 册
这些不同版本的《聊斋志异》与蒲松龄的著作,差不多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管理图书工作的人员根据毛泽东本人的要求和对中国古籍阅读广泛的需要,陆续从旧书店、旧书摊上购买来的。为什么要购买这么多种版本呢?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毛泽东不是古籍版本的收藏家,对各种古籍版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但是,毛泽东非常嗜爱中国古书,特别是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等,他尤为喜爱。所以,管理图书工作的人员在旧书店里、旧书摊上,一见到毛泽东喜爱的图书,就把它购买回来放到他的书房里。每当毛泽东走进他的书房,看到新购买来的图书,总要先粗粗地翻一翻,先知道个大概,然后才看其他的书。第二,毛泽东读《聊斋志异》,如同读《红楼梦》、《水浒》、《西游记》一样,常常将几种不同的版本放在一起,对照着看,或者翻翻这一种,或者看看那一种。这些不同版本的《聊斋志异》,据笔者了解,不能说是全部,恐怕绝大多数,毛泽东都阅读过。有的不知道反复看过多少遍。
笔者听陈秉忱说过,上海同文局印行的《详注聊斋志异图咏》和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9月出版的《聊斋志异》,大概是1955年秋季购买的,那时候,毛泽东还在丰泽园居住。陈说,这两种书买回之后,就放在丰泽园菊香书屋西厢房毛泽东的书房里。他一见到就很喜爱。1966年8月毛泽东从丰泽园搬到游泳池居住后,这两种书随着他诸多的他晚年爱看的古籍(包括1952年置的那部大字线装本二十四史和各种字贴、墨迹等)一起搬到游泳池他的书房里。毛泽东逝世之后,遵照中央有关负责人的指示,1979年初陈秉忱领着我们几个人,在游泳池整理毛泽东生前阅批过的图书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这两种。陈高兴地对我们说:“这两种书是我替主席买的。”陈说,那时候,他和田家英、逄先知等在主席身边工作的同志,晚饭后、星期天等闲暇时间,他们几个人常到琉璃厂中国书店、东安市场等处为主席购买图书。说到这里,陈突然停了下来,想了片刻后又接着说,大概是一天晚上,田家英找到了他,说主席要看《聊斋》。第二天他就去中国书店买了这两种。说着他就情不自禁地一页一页翻看起来,似乎仍然沉浸在过去岁月的回忆之中。
从1955年到1976年,从丰泽园搬到游泳池,21年来,毛泽东把这两种《聊斋志异》一直放在自己的身边。可见他对蒲松龄的这部著作是多么地喜爱了。这两种不同版本的《聊斋志异》,毛泽东在阅读过程中,《详注聊斋志异图咏》许多地方用黑铅笔作了圈划。后一种《聊斋志异》,毛泽东还在上面写了一些批注。这两种《聊斋志异》都是毛泽东生前很爱读的,连同上面提到的各种《聊斋志异》,现在它们都还存放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里。瞻仰过中南海毛泽东故居的人们都会看到,故居里到处都放着书。在那浩如烟海的图书典籍中,就有笔者上面说到的几种不同版本的《聊斋志异》。毛泽东在《聊斋志异》上写的批注,很多读者一定是很有兴趣的。这里笔者将其中比较重要的几条批注向读者作一简略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