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大的惊喜 ! [2016/07]
- 一群苦苦找工作的移民们 [2013/06]
- 在新西兰吃 “斐济果” [2009/05]
- 天津一日游 看世界最贵的房子 [2016/06]
- 我在国内国外不同的两种生活 [2008/12]
- 秀色可餐 [2017/03]
- 想家的味道---吃吃吃 [2016/08]
- 在国外上班的美丽与痛苦 [2008/12]
- 如此舒适美丽的城市 [2014/04]
- 回国!这回我彻底死心了! [2011/01]
- --丈夫回国探亲了 [2011/01]
- 北京变了 [2016/07]
- 没想到一名德国女孩有这样的家庭观 [2011/07]
- 面食的诱惑 [2016/12]
- 华人的孩子在那儿都辛苦 [2008/11]
-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的愚笨 [2010/03]
- 面食的诱惑 [2010/12]
- 出国带回来的电器“指标” [2009/08]
- “中国是不是有很多穷人?” [2009/09]
- 请你考试别作弊了! [2009/10]
- “脸红”的经历----同桌的你 [2009/12]
- 有亲情无比幸福 [2011/01]
- 他怎么没有“雄心大志”? [2010/04]
- 想“露脸”的事 [2009/10]
- 唉!一封情书 [2009/06]
- 写博客是一种生活方式 [2009/08]
偶尔在“小说月报”上看到了一篇《子在川上》--阿袁的小说,被作者的文学功底、写作手法震撼,看过两遍之后,还是爱不释手,于是在还书之前,复印了一个版本留存。这是在看了很多“小说月刊”之后,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
《子在川上》讲述的是大学系里学者、教授、男女之间的故事的小说,写法非常“文学”、幽默、细腻,很有深度、很有“风度”、很有“高度”、很有档次。又看一遍,还是忍俊不禁。阿袁不愧是做文学的,写人、写事、写景,流畅、自如、看似行云流水,但又仿佛如女人聚会聊天,语言顺风顺水,自然贴切,有耐人寻味。看来看去,这种风格,似曾相识,琢磨又琢磨,恍然之中一亮,原来这种风格和《围城》作者钱钟书的写法如出一辙,这就还真有些了不起,阿袁的写作功底一定不是一般人。
赶快上网查作家--阿袁,以及她的其它作品,《鱼肠剑》、《顾博士的婚姻经济学》、《姹紫嫣红》、《郑袖的梨园》、《马群众的快乐经济学》,等等,果不其然,她还有几部获大奖的作品,如《长门赋》。获奖的、没获奖的一一列出,建一个档案集子,或打印下来,看个昏天黑地。有人说:她写女人的风格很像张爱玲,她说,她的确喜欢张爱玲。更了不起的是:她还是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副教授、研究过文学。
看完所有能看到的她的作品,到头来,最喜欢的还是她的《子在川上》,男男女女、教授学着,校园轶事,本身就有故事,加上又是文学系学者、讲师、家属、后勤......就好看多了,再加上阿袁的特有的、“有档次”的风格,语句有度,意犹未尽,很有读头。
我就这般地被阿袁的小说入迷了。
有人还说:阿袁——--是否从此名声鹊起。 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