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大的惊喜 ! [2016/07]
- 一群苦苦找工作的移民们 [2013/06]
- 在新西兰吃 “斐济果” [2009/05]
- 天津一日游 看世界最贵的房子 [2016/06]
- 我在国内国外不同的两种生活 [2008/12]
- 秀色可餐 [2017/03]
- 想家的味道---吃吃吃 [2016/08]
- 在国外上班的美丽与痛苦 [2008/12]
- 如此舒适美丽的城市 [2014/04]
- 回国!这回我彻底死心了! [2011/01]
- --丈夫回国探亲了 [2011/01]
- 北京变了 [2016/07]
- 没想到一名德国女孩有这样的家庭观 [2011/07]
- 面食的诱惑 [2016/12]
- 华人的孩子在那儿都辛苦 [2008/11]
-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的愚笨 [2010/03]
- 面食的诱惑 [2010/12]
- 出国带回来的电器“指标” [2009/08]
- “中国是不是有很多穷人?” [2009/09]
- 请你考试别作弊了! [2009/10]
- “脸红”的经历----同桌的你 [2009/12]
- 有亲情无比幸福 [2011/01]
- 他怎么没有“雄心大志”? [2010/04]
- 想“露脸”的事 [2009/10]
- 唉!一封情书 [2009/06]
- 写博客是一种生活方式 [2009/08]
读《墨迹》--曾子墨
我不曾知道曾子墨是否有名,也从未看过她主持的任何节目,只是昨天偶尔地看了她的书《墨迹》。她没硕士、博士学位,就在美国“达特茅斯大学”读了四年,成绩优秀,凭借出众的面试,就任美国著名银行摩根斯坦利,两年中,做过大的融资和并购项目,新浪上市是她在此银行工作的最后一个在项目。辞职后,她加盟了凤凰卫视,现在成了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和《世纪大讲堂》节目支持人。
曾子墨的《墨迹》在我看来自然、朴素、清纯。没有对社会抱怨,没有和周围攀比,也没有对中美文化比较分析,只是讲述她自己一路的学习、专业选择、面试经历、职场奋斗、职业改变等。让我有所震撼的是她对所选课程的用功和用心、对面试的重视和所做的充分准备,在投资银行工作时的拼命。
而文中流露出中美文化差异的几点还是对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1. 在填写国外大学申请表时,有一栏“Community Service” (义工经历),可国内孩子被校园的高墙围住,有做不完的作业,做义工几乎空白。美国社会强调社区自治,无论小孩还是成年人,都认为做义工天经地义。这不仅是一种社会风气,还是学校教育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孤儿院到医院,从流浪者救济中心到社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义工的身影无处不在。哪怕是上小学的孩子,也知道应该去老人院,给老人们念书讲故事。于是她坦诚的写下:我曾经去幼儿园教英语,在荒山上植树,但远远达不到做义工的标准,做义工可以培养高尚的品德,让学生了解社会,然而中国社会目前缺失“义工文化”,但相信中国人最有爱心,也最愿意帮助他人,总有一天,义工遍及中国。正是这寥寥数语,帮助她走进了美国大学。
2. 她在达特茅斯大学几年所有的考试,无论大小,也不分专业,几乎很少有人监考,但每次,教室里都秩序井然,同学们埋头答卷,互不干扰,看笔记、写纸条、打手势的情形从未出现,似乎每个人都懂得,诚信和荣誉远比成绩更值得珍惜和维护。当她提前几天单独考试时,竟然也没有监督,教授甚至没有叮嘱她 ,考试题不可以外传......
3. 在游泳课上,第一次走进陌生的水世界,紧张、犹豫,在教练的鼓励下才和其他同学一样跃入水中,没想到教练说:击掌庆贺一下吧,你做的很棒。当她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教练却摇摇头说:“你应该学会自我欣赏,你真的很勇敢,你们中国有非常伟大的游泳运动员!”在美国,即便小朋友画出的太阳是方的,月亮是绿的,老师也会欣赏地说:你看你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创造力多么独特!
4. 令无数人仰慕的投资银行,却有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分析员们疯狂工作,一周七天,每天至少有十几个小时在工作中度过,往往凌晨两点走进办公场所,那里灯火依旧通明,电脑依旧运转,所有的分析员也依旧埋头苦干。一份普通工作,上班时间可能分为上午下午,但是在摩根斯坦利,一个工作日会分为上午、下午、晚上和深夜四段。有整整六个月,她没有休息过一天,疲惫、压力、饥饿、无奈......
5. 在摩根斯坦利,不乏有背景显赫、家庭富有的分析员。这其中,有白宫办公厅主任的儿子、美国大陆航空公司董事长的女儿、有KKR创始人的千金、美国最大汽车运输公司的继承人、还有印尼最大一家商业银行老板的儿子......他们不需要为这份薪水而工作,更没有必要选择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但是,他们却和其他人一样,将摩根斯坦利看做最好的历练,并因此而兢兢业业。在工作上,他们和其他人一样熬夜赶工,还要忍受个别上司莫名其妙的无理要求,即便是年终鉴定和分红的等级,也和其他人一样那个站在同一条线上,用同样的标准接受公正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