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大的惊喜 ! [2016/07]
- 一群苦苦找工作的移民们 [2013/06]
- 在新西兰吃 “斐济果” [2009/05]
- 天津一日游 看世界最贵的房子 [2016/06]
- 我在国内国外不同的两种生活 [2008/12]
- 秀色可餐 [2017/03]
- 想家的味道---吃吃吃 [2016/08]
- 在国外上班的美丽与痛苦 [2008/12]
- 如此舒适美丽的城市 [2014/04]
- 回国!这回我彻底死心了! [2011/01]
- --丈夫回国探亲了 [2011/01]
- 北京变了 [2016/07]
- 没想到一名德国女孩有这样的家庭观 [2011/07]
- 面食的诱惑 [2016/12]
- 华人的孩子在那儿都辛苦 [2008/11]
-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的愚笨 [2010/03]
- 面食的诱惑 [2010/12]
- 出国带回来的电器“指标” [2009/08]
- “中国是不是有很多穷人?” [2009/09]
- 请你考试别作弊了! [2009/10]
- “脸红”的经历----同桌的你 [2009/12]
- 有亲情无比幸福 [2011/01]
- 他怎么没有“雄心大志”? [2010/04]
- 想“露脸”的事 [2009/10]
- 唉!一封情书 [2009/06]
- 写博客是一种生活方式 [2009/08]
这次回国,目的很明确:就是和我75岁的老妈在一起。国内的四个半星期转眼过去了,除了天气大热外,一切都是那么愉快,现在我人在奥克兰,却依然留恋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
没有孩子和丈夫的伴随和“打扰”,有了足够时间和母亲聊天。每天早饭时间,我们边吃边说,吃一个半小时的早饭很经常;一起外出买东西,我们边走边说,不觉从商场打了来回;晚上一起看电视剧,我们边看边说,十一多睡觉很平常。没想到我们每天的话题这么丰富多彩。
我问母亲的经历。母亲儿时缺吃少穿的童年少年,找对象不顺利的青年时候,跟随父亲“进城”来到大学从零开始的艰辛岁月,一个人抚养三个孩子还要上班劳心劳累的日子,父亲经常寄钱接济老家让母亲无奈伤心的经历,父亲去世母亲独自居住7年的“坚强”阶段……悠悠岁月, 母亲的故事不多, “宛如平常一段歌”,但我还是准备为母亲写一段往事。
我向母亲泄露了我的“小秘密”。对父母不同意的那个寒冷冬天排球集训“事件”的难过,大学时那个被自己终止的初恋的前因后果,工作后所遇到的不好告诉家人的尴尬,自己小家的“家政”和内务……漫漫人生路,自己上下求索,还是渴望真诚生活。
和我妈一起回忆,在我小时候住在一排12家平房时的旧事,那些来自不同省份、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的各家人的“锅碗瓢勺”、孩子打闹成长的故事。现如今,我们都住在不同的楼区,我还在打探各家大人身体还好吗?孩子怎么样了,还有什么家庭烦恼吗?各家人的现状母亲一一知晓。
我们谈到母亲同工作的职工,那些我叫叔叔、姨姨、伯伯、妈妈的同事们,他们有的还住在同一片住宅楼区,见了,有的我也去拜访了。和母亲说到了他们,他们是和我的父母一样,经历了无数次“斗争”,悲欢离合,多少往事已去,真真地祝福他们余生平安。
我还看望了婆婆公公两次,拜访了我专业的老前辈,见了老同学、看到了老朋友、问候了朋友的家人……每次外出和相见,都是一次难忘和愉快的心理历程,每天回到家里都要和我妈分享见闻,就事论事一番。
尽管母亲一再提醒:别看太多的书了,要多注意视力呀!我还是难忍在海外时精神的贫乏,买了成堆的几十本书籍(办的一件了不起的小事),19.5公斤的书太重,无法携带到海外,好在亲人支持,还是走了邮寄奥克兰之路。顾不上母亲提醒,还是每天“抱书而睡”。
让我至今激动不已的是:一家大聚会。妈妈和我,和姐姐一家、弟弟一家在一起,那是如此开心的时间,天热、我们心比天还热,一起聊天、吃饭、出去玩……姐夫、弟媳依旧像是生来我们家人一样,看见侄女、外甥,像见到自己久违的孩子,格外动心。我非常非常珍惜这些时日,和家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事。
回国看母亲,留下回味无穷。
如今咫尺天涯,愿母亲快乐、健康、长寿!